南京一波疾風驟雨般的調控,似乎讓此前“酷熱難耐”的樓市瞬間進入了秋季,也讓各板塊的真實價值水落石出。
17日,記者從南京網上房地產看到,新政落地后的第一個完整周(10月10日—10月16日),截至10月16日19:30,南京全市共認購商品住宅2086套、成交1309套,日均認購量為298套、日均成交為187套。與此前日均認購500套左右的火爆程度相比,日均認購量下降了近四成。
自從南京樓市調控政策落地后,不少樓盤蓄水客戶都“掉”了至少一半;以前“找關系”都買不到的“神盤”,竟然主動來電話,讓買房人“受寵若驚”;本來“傲嬌”的二手房房主,如今也不再是一副愛買不買的姿態,甚至還主動降了價;很多人選擇這個時候入手,也有很多人對現在的市場保持懷疑,選擇繼續觀望……
在歷次調控中,新政儼然成了檢驗板塊“抗跌性”的重要標識。
南京河西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這么多人為之瘋狂”不是沒有理由的。15日,河西南部的新盤金地中心風華,遭到物價部門限價,每平方35000元/平。卻也吸引來一大批購房者(700-800組)前來搖號,當晚售罄。
同屬一個區域的佳兆業城市廣場,此次同樣以約3.5萬元/平米的均價加推,推出了兩棟樓87-141平米的戶型房源,也順利售罄。
根據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南京樓市在10月15日當天共認購商品住宅540套,成為本周之最,也算是近期數量比較多的一天。周末兩天的高認購量中,河西板塊遙遙領先,共上傳了455套新房源。
相比之下,位于鼓樓濱江證大大拇指廣場一口氣推出了420套房源,均價29000元/平,當天只賣出278套,去化不足7成。
業內人士認為,新政不僅能夠測試板塊的“抗跌性”,一些過分宣傳、升值空間有限的樓盤在新政的施壓下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價格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