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應退稅額分錄
目前,我國對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的增值稅一律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稅法上,對"免、抵、退"稅辦法有三步處理公式:
一是,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不得免抵稅額)-當期留抵稅額
二是,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x外匯人民幣牌價x出口貨物退稅率
三是,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會計上,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也相應有三種處理辦法.
一是,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后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交稅金一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 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一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一出口退稅
二是,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留抵稅額,對于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不做會計分錄;
當留抵稅額大于"兔、抵、退"稅額時,可全部退稅,免抵稅額為0.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收補貼款
貸:應交稅金- 出口退稅
三是,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留抵稅額,對于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不做會計分錄;
當留抵稅額小于"免、抵、退"稅額時,可退稅額為留抵稅額,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留抵稅額.此時,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收補貼款
應交稅金一出 ]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一出口退稅
通過以上三種情況的分析與處理可看出,如果不計算出"免抵稅額",會計處理 上將無法平衡.
免抵退不得抵扣稅額會計分錄怎么處理?
答:①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額=出口完稅價(人民幣)*(17%-退稅率)
關鍵理解就是(17%-退稅率)這部分,這部分差額不能扣除是因為在會計上做了進入"主營業務成本"的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殖稅(進轉出)
由于在成本中可以抵扣,所以在稅金里面就不能在重復抵扣了
所以"免抵退中不能免抵額"就要在當期計算"免抵退"時候在"抵稅"環節中從當期進項稅中減出來.
②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它的計算公式是: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應退稅額分錄.首先要確定一下你們是什么類型的出口企業,像我們公司是生產型出口企業,我們公司的征稅稅率是17%,產品退稅率是15%,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