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平均法的適用范圍

2020-07-02 11:06 來源:網友分享
7857
本篇文章將著重說明加權平均法的適用范圍.加權平均法與一般計算平均值不同,需要通過各項數據的加權,這樣計算出來的平均值更為準確.會計學堂的小編在下文會說明一般什么時候需要用到加權平均法,也會說明相關的優缺點.

加權平均法的適用范圍

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量的觀測值并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預測未來期間該變量預測值的一種趨勢預測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價格,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這種方法適用于前后進價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計算和結轉銷售成本的商品.

優點:只在月后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而且在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時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平均化,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

缺點:不利于核算的及時性;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有較大的差異.適合物價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

加權平均法的適用范圍

加權平均法怎么計算

事例1

A產品34元一個,買了10個,B產品45元一個,買了20個,問買了A產品和B產品的平均價格是多少?

這時肯定不能用算術平均,直接(34+45)/2,因為他們買的數量不一樣,因此要計算他們的平均價格,只能用所買的數量作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個.

事例2

數A有2個,數B有3個,數C有5個,求他們的加權算術平均數.

方法一:(2A+3B+5C)/(2+3+5),意思是各個數與它們各自個數的乘積之和,再除以總個數,這是初級時期所學的形式.

方法二:A*所占權數+B*所占權數+C*所占權數,這條公式由上面的式子變化而來,公式中的權數就是各數的個數在總個數中所占的比例.A的權數是2/(2+3+5)=20%,B的權數是3/(2+3+5)=30%,C 的權數是5/(2+3+5)=50%,所以式子是20%A+30%B+50%C.

這些就是加權平均法的適用范圍,這種計算方法并不局限于商貿企業的計算商品存貨,在財務管理中也經常運用到,能夠計算出一些指標.有需要學習的可以登錄會計學堂的官網,我們有全面的會計計算方法供大家學習,歡迎多多關注.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