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么進行外匯風險管理
(1)遠期合同法
遠期合同法是借助于遠期合同,創造與外幣流入相對應的外幣流出以消除外匯風險的方法.
例如:一家英國公司向美國出口一筆價款為1000萬美元的商品,3個月后收款.為了防止美元貶值,該公司同銀行做了一筆遠期外匯交易,賣出遠期美元.銀行報出的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如下:
美元:即期匯率1.5234/41
3個月遠期價差120/124
由于三個月遠期價差是前小后大,故采取加法,即三個月遠期匯率為1.5354/65.這筆交易對銀行來說,就是用英鎊買入美元,銀行本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原則,所以使用的3個月遠期匯率應是1英鎊買進1.5365美元,而不是1英鎊買進1.5354美元,
三個月后出口商用收回的1000萬美元可換回:1000萬÷1.5365美元/英鎊=6,508,298英鎊,有效防止了美元可能出現的貶值而導致英鎊收入的下降.
(2)BSI法
BSI法,即借款-即期合同-投資法(Borrow-Spot-Invest),指在存在外匯應收賬款的情況下,借入與應收外匯相同數額的外幣,再將這筆外幣賣給銀行換回本幣,進行投資,從而既消除了外匯的時間風險,又消除了價值風險的一種方法.
BSI法(BorrowSpotInvestment)即借款--即期外匯交易--投資法,指有關經濟主體通過借款、即期外匯交易和投資的程序,爭取消除外匯風險的風險管理辦法.在有應收賬款的情況下,為防止應收外幣的匯價波動,首先借入與應收外匯相同數額的外幣,將外匯風險的時間結構轉變到現在辦匯日(SpotDate).借款后時間風險消除,但貨幣風險仍然存在,此風險則可通過即期合同法予以消除.即將借入外幣,賣給銀行換回本幣,外幣與本幣價值波動風險不復存在,消除風險雖有一定費用支出,但若將借外幣后通過即期外匯交易賣得的本幣存入銀行或投資,可以其賺得的投資收入,抵沖一部分采取防險措施的費用支出.
(3)LSI法
對于有應收賬款的出口商或債權人來說,LSI包括三個步驟:首先征得交易對方的同意,請其提前支付款項,并給予一定的折扣;再通過即期外匯交易,將收回的外匯款項兌換成本幣;為了獲得一定的利息以補償折扣,將換回的本幣在貨幣市場上投資生息.
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原則是什么
(一)保證宏觀經濟原則
在處理企業、部門的微觀經濟利益與國家整體的宏觀利益的問題上,企業部門通常是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外匯風險損失,而轉嫁到銀行、保險公司甚至是國家財政上去.在實際業務中,應把兩者利益盡可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共同防范風險損失.
(二)分類防范原則
對于不同類型和不同傳遞機制的外匯匯率風險損失,應該采取不同適用方法來分類防范,以期奏效,但切忌生搬硬套.對于交易結算風險,應以選好計價結算貨幣為主要防范方法,輔以其他方法;對于債券投資的匯率風險,應采取各種保值為主的防范方法;對于外匯儲備風險,應以儲備結構多元化為主,又適時進行外匯拋補.
(三)穩妥防范原則
該原則從其實際運用來看,包括三方面:
(1)使風險消失;
(2)使風險轉嫁;
(3)從風險中避損得利.
尤其最后者,是人們追求的理想目標.
企業怎么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根據企業的類型、儲備外匯的類型不同,其風險管理時方法也會不一樣,具體外匯風險管理的規定,如果你存在著疑問的話可以在線咨詢會計學堂網的老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