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權益是指什么

2023-11-08 16:45 來源:網友分享
483
合并權益是指什么?這個問題很多新的學員們應該還是不懂的,其實合并權益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權益聯營法,這個權益聯營法則是發生在兩個合并企業之間的,簡單來說就是被合并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會被計入到收購企業的.但是其中需要考慮到商譽和公允價值是不可以記錄的,其他相關的會計知識已經整理給大家,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學習.

合并權益是指什么

權益合并法即"權益聯營法".簡稱"聯營法".企業合并的會計方法之一.即購受企業按被并企業的賬面價值記錄并入的資產和負債;而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直接計入損益.權益聯營法不把將企業合并視為購買行為,因此也不確認"商譽".在權益聯營法中,公允價值在記賬中不起作用.由于存在低報資產和低報收益的問題,美國的會計準則業已取消了權益聯營法.

合并權益是指什么

所有者權益包含什么?

所有者權益按其構成,分為投入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三類.

投入資本是指所有者在企業注冊資本的范圍內實際投入的資本.所謂注冊資本,是指企業在設立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資本總額,也就是全部出資者設定的出資額之和.企業對資本的籌集,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合同和章程的規定及時進行.如果是一次籌集的,投入資本應等于注冊資本;如果是分期籌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繳入資本以后,投入資本應等于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的法定資本,是企業承擔民事責任的財力保證.

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投入資本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本表現為實際發行股票的面值,也稱為股本;在其他企業,投入資本表現為所有者在注冊資本范圍內的實際出資額,也稱為實收資本.

投入資本按照所有者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國家投入資本、法人投入資本、個人投入資本和外方投入資本.國家投入資本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法人投入資本是指我國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的資本;個人投入資本是指我國公民以其合法財產

合并權益是指什么?這個合并權益的介紹資料,小編老師在上文內容中簡單闡述了,學員們讀完之后應該對此合并權益概念是有了一定認知的.其實,我們應該知道這種合并權益的操作模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美國目前已經取消了該權益聯營法的.如果你們還想學習了解合并權益的優缺點內容,都是可以來本網站上搜索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的.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老師,合并報表中的權益性投資指什么?

    權益性投資,是指為獲取另一企業的權益或凈資產所有權所作的投資,包括普通股,優先股,認股權與認股證等

  • 同控下被合并方賬面所有者權益是指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賬面價值,那若被合并方編制合并財務報表,被合并方的賬面所有者權益價值應當以合并報表為基礎,是指可以直接用被合并方本身的財務報表的賬面所有者權益嗎?

    如果被合并方本身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被合并方的賬面所有者權益價值應當以其合并財務報表為基礎確定。

  • 單項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是指什么,并舉例說明

    常說的三無投資(無控制、無共同控制、無重大影響)就是這個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

  • 老師什么叫做權益法和成本法,為什么非企業合并用權益法,企業合并用成本法

    成本法與權益法。那成本法和權益法有什么區別呢? 一、成本法 1.1成本法的核算范圍 那我們先看下成本法,成本法適用什么范圍;成本法適用于對子公司也就是達到控制狀態的投資,達到控制狀態,對方就是我們的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意思也就是說成本法適用于達到控制狀態下長投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2成本法的核算特點 1、除取得投資時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投資企業應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當期投資收益。 這句話包含二個意思,一個是已宣告尚未發放的,買的時候就從長投中踢出來的做為應收股利的,另外一個是持有期間產生的投資收益,被投資單位說我要發放現金股利,投資企業要按你的持股比例確認投資收益,這時候,我們應該走一筆賬: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 在這里,成本法和權益法是有區別的,在權益法下,我剛買完,會有一個比較,然后權益法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的時候,人家沒說分紅呢,只是賺錢了,那在權益法下就有一筆分錄,人家被投資單位說發放股利的時候,在權益法下又有一筆分錄,而我們成本法下,買的時候沒有調整這一說,就借:長期股權投資,花錢了就貸:銀行存款;然后被投資單位說了要發放股利,宣告發放,那我們才做: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的時候,我們不做賬;只有被投資單位說要發放現金股利了(發我們錢了),我們才做賬; 2、投資企業在確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后,應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了減值,出現減值情形,可回收金額低于長期股權投資面值的,應計提減值準備,借:資產減值損失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這塊告訴我們,長投是可能發生減值的,如果確實發生了減值,該提減值提減值。用你的賬面價和可收回金額去比較。 3、成本法下,子公司講未分配利潤或盈余公積轉增資本,且未向投資方提供等值現金股利或利潤的選擇權時,投資方不確認相應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對方子公司那邊只是說,未分配利潤或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沒有說有等值的現金股利的選擇權,沒說給你發錢,沒有給你發放等值現金的選擇權;子公司沒說給你發放現金股利的選擇權,這個時候,投資方是不做賬務處理的;不做相關的投資收益; 二、權益法 2.1 權益法的核算范圍 權益法適用于合營企業(共同控制)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是我們的合營企業;聯營企業(重大影響),我們對對方是重大影響的時候,對方是我們的聯營企業。 2.2權益法的特點 1、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你剛剛取得的,一定有一個初始投資成本;例如: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例如你是花錢買的;在權益法下,長投是有二級賬的;成本法下沒有;初始做完,需要調一下,因為權益法有這個要求;拿什么和什么比呢?拿初始投資成本與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的份額做比較;可辨認就是指不含商譽的,凈資產就是所有者權益,他的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我們的持股比例就是上句話中的份額的意思;是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公允價的份額,如果我們花的錢多,意思是我們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所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體現的是商譽,在個別賬上不做調整,商譽在合并報表中體現; 如果小呢,意思是我們花的錢少,我們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所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公允價的份額,要補差,差額記營業外收入,分錄就是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差多少增多少;在這我們看一下,凈資產就是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可辨認凈資產=凈資產-商譽;在這里面,如果資產或負債變動了,對所有者權益是有影響的,權益法下的總體一個思路就是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總額只要一發生變化,我們投資公司這邊就得跟著調賬; 2、投資損益的確認 在權益法下,只要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或虧損,因為利潤或虧損會影響所有者權益,我們剛說完,在權益法下,只要對方所有者權益一變化,投資方的賬務就得跟著調整。假設,賺錢了,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貸:投資收益(對方實現的利潤*我們的持股比例);在此,我強調下,在成本法下,成本法下沒有這個分錄,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我們是不做賬的,只有被投資單位說發放現金股利我們才做賬;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如果說權益法下過一段說發放現金股利,我們怎么做賬呢?借:應收股利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看對方宣告發放多少股利,然后乘以我們的持股比例;注意一下,在此貸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損益調整,不是投資收益了。這是權益法下的整體思路。但是,問題來了,我們在做前面第一筆分錄的時候,借:長投—損益調整,貸:投資收益,這個金額是被投資公司實現的利潤*我們的持股比例,可是這個利潤應該是按照我們買的時候那個公允價為基礎實現出來的利潤,而被投資單位自己做的這個利潤是以賬面價值計算出來的利潤,所以,他的這個利潤我們不能直接用,我們還得調整。 總之,只有明白了成本法與權益法核算的特點,在做合并抵消的時候,才能對模擬權益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因為我們在編制合并報表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先對長投進行模擬權益法,然后再去抵消。

  • 合并報表權益法 成本法都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tardis/sogou/art/372316449 看看這里對你有幫助

圈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