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利潤表填哪里
一、定義不同:
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我國目前主要政府補助:財政貼息、研究開發補貼、政策性補貼.
補貼收入是企業從政府或某些國際組織得到的補貼,一般是企業履行了一定的義務后,得到的定額補貼.我國企業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將其作為企業的非正常利潤處理.
二、核算方式不同:
補貼收入是指企業按規定收到的稅費返還或財政補貼款等.企業應設置"補貼收入"科目核算發生的補貼額,并按補貼的具體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政府補助準則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總額法,以便更真實、完整地反映政府補助的相關信息.并在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要求通過"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收入"和"遞延收益"科目核算.
三、分類不同:
政府補助分為無條件政府補助與附條件政府補助.
1、附條件的政府補助:政府在特定的不確定未來事項發生或不發生時有權收回的政府補助.不能滿足條件時,政府有權收回;能否滿足條件具有不確定性.
2、無條件的政府補助:除附條件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補貼收入是指國有企業得到的各級財政部門給予的專項補貼收入.具體在以下幾類:
1、企業實際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稅款.
2、企業實際收到的按銷量或工作量等,依據國家規定的補助定額計算并按期給予的定額補助.
3、屬于國家財政扶持的領域而給予的其他形式的補助.
政府補助的稅務處理
1、作為不征稅收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上述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政府補助利潤表填哪里!政府補助的稅務處理!上文介紹了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稅務處理以及財務處理,只要是在建設期以前收到的資金要按月從收到之日起到建設期滿,分月攤銷;如果是在建設期以后收到的資金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還有疑問的,可以點擊窗口資訊在線老師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