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報表怎么填及附表
一)表體項目
本表是在納稅人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減納稅調整等金額后計算出"納稅調整后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包括收入類、扣除類、資產類等差異)通過《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集中填報.
本表包括利潤總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額計算、附列資料四個部分.
1."利潤總額計算"中的項目,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口徑計算填報.實行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分行業會計制度納稅人其數據直接取自利潤表;實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其數據取自收入支出表;實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納稅人其數據取自業務活動表;實行其他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納稅人,根據本表項目進行分析填報.
2."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和"應納稅額計算"中的項目,除根據主表邏輯關系計算的外,通過附表相應欄次填報.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A類申報表怎么填寫?
(二)行次說明
第1-13行參照企業會計準則利潤表的說明編寫.
1.第1行"營業收入":填報納稅人主要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取得的收入總額.本行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的數額填報.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20)填報;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2.第2行"營業成本"項目:填報納稅人主要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總額.本行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的數額填報.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A102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支出明細表》(A102020)填報;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3.第3行"營業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本行根據納稅人相關會計科目填報.納稅人在其他會計科目核算的本行不得重復填報.
4.第4行"銷售費用":填報納稅人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銷售費用"填報.
5.第5行"管理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管理費用"填報.
6.第6行"財務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發生的籌資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財務費用"填報.
7.第7行"資產減值損失":填報納稅人計提各項資產準備發生的減值損失.本行根據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上的數額填報.實行其他會計準則等的比照填報.
8.第8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填報納稅人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或負債,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以及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衍生工具和套期業務中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本行根據企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數額填報.(損失以"-"號填列)
什么是納稅申報表?
納稅申報表指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按期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期應繳稅額時應填報的表格.需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納稅資料.
企業所得稅報表怎么填及附表?相信閱讀上文后你一定可以規范操作了,具體的步驟請參見上文.如果你還想要學習與之相關的財會知識,會計學堂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選,我們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方便的上課渠道,會讓你輕松學習,順利工作.08:31 2020/4/26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