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計提?
計提就是把尚未發生但將要發生的支出計算出來列入費用.有時候,費用已經發生,但還沒有支付,這種情況下就要計提.例如企業的員工工資不是當月發,是下個月發,這種情況下,為了使財務報表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就要計提.否則就虛增了利潤.
預提工資的計提依據是什么
計提工資當然是按當月應付工資為依據.一般情況下,工資是隔月發放了,所以,要計提.
為什么要提前計提工資,什么時間計提?
提前計提工資是相對發放工資來講的,不是絕對的提前計提.按照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哪個月的工資應該計到哪個月的費用中去,而實際工作中,工資發放是必須等到該月過完了才能計算出每個員工工資,才能發放的.這樣,就造成工資計算和發放的滯后性,所以,在該月月末(與其他計提、結轉分錄一起,一般是當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據歷史情況或者用別的手段暫估該月發生的工資費用,做計提分錄入賬.
會計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是什么意思?
固定資產購置以后是有一定的壽命的.它會在使用年間逐漸轉移到商品中,若干年后會報廢.這部分被轉移的損耗就是折舊,需要人工計算并計入成本.
計提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計算并減少固定資產的殘余,同時增加商品成本.
已計提損失是什么意思?
屬于投資減值準備,也就是說公司認為這5000萬股投資可能有2700的損失,但由于股票還未轉讓,因此損失沒有直接體現,但在財務上,必須先計提出來.如果將來實際轉讓時,真正損失了3000萬,那么只需確認剩下的300萬損失就可以了.
那么計提工資時的會計分錄怎么做呢?
1.計提工資
借:××費用(管理/銷售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計提社保(企業部分)
借:××費用(管理/銷售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工資是計提了,次月發放工資時的會計分錄又該怎么做呢?
1.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個人部分)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2.上交杜保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企業部分+個人部分)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3.上交個人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預提工資的計提依據是什么一文今天就介紹完了,會計學堂小編提醒大家,社會保險沒辦理之前不能計提,"五險一金"計提比例各地不一樣.企業按勞動保障部門規定比例繳納部分,可列入"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