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央辦公廳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代表座談時,要求辦公廳工作人員要“堅持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堅持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堅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習總書記用最樸實的語言、最通俗的文字闡釋了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達到了理論性與實踐性高度統一,歷史性與現實性高度銜接,可以說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給我們的精神補了“鈣”、心靈點了“燈”、信念鑄了“魂”,更加明確審計工作方向在哪里、做什么樣的審計人、如何去做,更加清楚了審計人“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總書記的五個堅持融入到審計工作中,筆者有六點體會。
堅持忠于事業至上的政治品質。“忠誠敦厚,人之根基也”。忠誠是一種信仰,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是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堅持。審計人的忠誠,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始終堅持真理和正義,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忠誠于審計事業,是每一名審計人的情懷。憲法賦予審計十分崇高的法律地位,國家審計是受政府和人民的委托,代表政府和人民行使經濟監督權,承擔的是國家治理大系統中“監督控制”職責,對決策、執行等子系統有著促進、維護、保障作用。審計是國家治理大系統中具有預防、揭示、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統”。審計人如果缺少“忠誠”的品質,就可能違反職業道德,丟掉人格操守,就可能觸碰從審底線,胡作為亂作為,就更談不上擔當經濟決策的謀士、經濟秩序的衛士。忠誠重要,貴在踐行。審計人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忠于職守,殫精竭慮,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珍惜崗位,盡職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對審計事業的忠誠。
堅持責任重于泰山的擔當意識。責任就是擔當,審計人的責任,就是以對國家和人民、對歷史和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當好公共財政的“衛士”,切實維護人民利益和國家安全,推動完善國家治理,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每一個審計人都應清楚的知道,責任心是審計人員做好審計工作的根本保證,換言之,責任就是靈魂,責任就是擔當,就是付出,就是“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可干事、干成事”的那股子勁兒。責任重于泰山,只有敢于負責,才能成事立業,不負責任的人,終將一事無成。推動審計事業的發展,需要全體審計人員共同恪守本分、履行本職,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順應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責任感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養的體現,是人的素質的核心,是長期自我教育的修為。有責任感的人,才能感受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對于審計人而言,法律賦予了審計職責,那就是審計人的責任,但還必須需要一種自覺主動做審計工作的精神狀態,即責任感,才能促使每一位審計人履行好審計職責。審計人有了責任感,就能激發審計工作熱情,忠誠審計事業;就能認真學習,努力工作,愛崗敬業;就能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創新工作思路,取得工作績效。正因為這份責任感,它激勵著一個個的、一代代的審計人,為了各自肩上那一份責任,以高標準履行本職,以高素質承擔大責,以高要求踐行人生。
堅持質量宛如生命的價值追求。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審計質量是審計事業的生命。審計質量的高低,是審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直接影響到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提高審計質量是社會公眾的共同要求和共同愿望,同時也是審計機關自身的內在要求。審計質量是審計的生命線,要進一步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增強審計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規范審計行為,防范審計風險。 審計人只有不斷學習理論、政策和各種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達到業務精通、技能嫻熟,成為善于發現、分析和處理重大及潛在問題,適應審計事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審計要嚴格規范審計程序,把好計劃關,把好取證關,把好定性處理關。審計還要不斷改進完善審計方法,做到五個結合,堅持審計業務與審計財務相結合;將堅持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堅持專項審計與重點設計相結合;堅持面上審計和延伸審計相結合;堅持傳統審計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結合。
堅持創新推動發展的永恒動力。審計工作要上層次、上臺階,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認識和把握審計的本質,總結經驗、尋找差距、不斷調整審計路徑,堅持審計創新,抓住主要環節,講求成果價值。實現審計成果優質化需要創新同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緊密相連。要創新審計理念,提高宏觀服務水平,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查實、查深、查透各種違紀違規問題;分析深層次原因,研究政府宏觀經濟管理中的缺陷和被審計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題。要創新審計效率,促進審計成果轉化,既要注重對問題產生的過程進行客觀分析,又要關注審計決定、審計建議的落實整改情況,更要切實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要創新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堅持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效益審計并重,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并重,審計與審計分析并重。要創新審計手段,積極引進和使用審計軟件,強力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進而開展計算機系統審計,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增強審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
堅持踐行獨立奉獻的敬業精神。審計人的奉獻,就是勤勉敬業,恪盡職守,奮發向上,全心投入,無怨無悔,努力為審計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每一個審計人都應清楚的知道,選擇了審計,就是選擇了奉獻,只有對審計事業的深深熱愛,對審計工作的深情融注,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審計人為了國家的經濟安全,甘愿做國家財產的“看門狗”。 “看門狗”三個字已經成為捍衛國家利益、忠實履行職責的代名詞,更是審計人公正道義的鮮活符號。審計人的事業是崇高的,使命是偉大的。敬業奉獻更是審計人畢生的追求。審計人要有一種“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心為民所系”的敬業精神;有一種“當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的奉獻精神。審計人以無私無畏的英勇氣概,忠實踐行著自己的最高準則—敬業奉獻,忠實地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無私無畏,不怕犧牲,讓人民群眾從中看到正義的力量,增強奮斗的信心,用實際行動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他們對國家最忠誠,對人民最熱愛,使命感最強烈,愛國奉獻的意志最堅決。他們聽黨的話,跟黨走,為了國家利益,為了人民利益,為了履行監督的歷史使命,審計的道路不平凡,審計人攜手走過,審計的艱辛不尋常,審計人共同擔當,回首過去,審計人無怨無悔,展望未來,審計人再鑄輝煌!
堅持構建自律清廉的職業操守。“不勤,無以成就事業;不廉,難以凝聚人心。”審計人的清廉,就是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嚴格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真正做到清正廉明、兩袖清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審計人把審計紀律“二十不準”銘記在心,頂得住歪風,經得起誘惑,管得住小節,也因此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信任。審計人從自我做起,從每件事做起,努力做到“立身惟清”,保持良好地“陽光”心態,認真履行審計職能,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當好公共財政“衛士”,為保障人民利益服好務。審計人要時刻擁有清醒的頭腦、清正的公權、清高的品德、清廉的操守,通過加強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財政資金的審計監督,進一步規范資金的管理、使用,促進有關制度的建立健全,確保專項資金安全完整,促進黨和政府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審計人要做“清醒”之人。讓清醒的頭腦支配自己,達到財政資金全面審計的目標。審計人要做“清正”之人。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做到用權出于公心,從審符合民心。審計人要做“清高”之人。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堅持人格操守。審計人要做“清廉”之人。廉潔是我們審計人的立身之本。廉方可守正不阿,潔方可固本強身,打鐵還需本身硬,我們審計人要追求清廉高尚的人生境界,加強審計人的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審計法制教育,著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思想信念,增強廉潔從審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