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預算是什么
增量預算法又稱“定基預算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以及有關降低成本的措施,通過調整有關原有費用項目及預算額而編制預算的方法。
使用增量預算方法源于以下前提:
①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所必需的;
②原有的各項開支是合理的。如果前提條件不適用,則不能采用這種方法。
增量預算以過去經驗為基礎,認為過去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主張不需要在預算內容上做出較大改進,而是因循沿襲以前存在的預算項目,只需要對需要增減的費用項目在內容和金額上進行調整。
增量成本是什么意思?
增量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因新增一項業務或決策而額外增加的成本”。比如奶茶店原本每天生產100杯奶茶,現在決定多生產50杯,那么新增的原材料、人工和電費就是增量成本。它關注的是“做與不做某件事的成本差異”,而非企業原有的固定開支(如房租、設備折舊)。
動態變化:僅與特定決策或行動直接相關,若取消該決策,這部分成本不會發生;
聚焦新增:排除“沉沒成本”(如已購買的設備),僅計算未來實際增加的支出;
決策導向:用于對比不同方案的經濟性(如自制vs外購)。
增量預算是什么?通過上文小編老師整理的相關財務知識學習,我們應該都知道企業的增量預算和增量成本的管理不同的,增量預算的保持現有的預算體制不做大的改動,只做小幅度的改動;而增量成本則是需要對新增業務額外增加成本費用的;上文對此兩種概念都有一定的介紹,如果你們讀完之后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需要咨詢,那么就來本網站上在線提問吧,會有專業的會計老師在線給你們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