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外收入屬于收入嗎
企業季度所得稅的營業收入不包括營業外收入.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通知》 [ 國稅發〔2008〕101號 ]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填表說明中規定:"營業收入"是指納稅人填報財務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填報按其財務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季度累加)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季度累加)
營業外收入也屬于營業利潤嗎?
不屬于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營業外收入核算的是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列入當期利潤的收入.它屬于利潤總額部分,但不屬于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屬于什么科目?
營業外收入是除了正常收入以外的以外收入,屬于損益類科目.
營業外收入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罰款收入、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教育附加費返還等.
營業外支出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資產評估減值、債務重組損失等.
營業外收入是否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營業外收入是要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季度企業所得稅按會計利潤乘以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預繳企業所得稅,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年度申報)同樣包含營業外收入.
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5%=(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財務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納稅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減少應納稅所得額)×25%.
營業外收入不屬于收入類要素嗎?
對的.營業外收入不屬于收入類要素.
確認收入類要素主要是看是不是企業日常經營行為所形成的收益.
收入類科目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科目、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科目.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非貨幣性交易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罰款凈收入,新制度該科目新增了非貨幣性交易收益和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的核算內容.
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或他人占用本企業資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區分收益是否屬于收入要素的關鍵是其在日常活動中形成還是偶發事件中產生.這里的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所有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活動.
從利息的形成角度看是符合上述收入要素的確定原則的.則"營業外收入不是收入要素,利息收入是收入要素"成立.
營業外收入屬于收入嗎?會計學堂小編告訴大家不屬于,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而營業外收入是除了正常的經營收入以外的意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