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必備的各稅種的計算方法,實用!

2016-09-06 13:56 來源:網友分享
3061
會計需要與各種稅打交道,這要求會計人員能熟練運用各種稅的公式進行稅額計算。

blob.png

會計工作需要與各種稅打交道,這要求會計人員能熟練運用各種稅的公式進行稅額計算。下面為大家分享各稅種的計算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一、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此處稅率為17%)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2、進口貨物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額)÷(1-消費稅稅率)

3、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二、消費稅

1、一般情況: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征收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三、營業稅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四、關稅

1、從價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適用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

3、復合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五、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月預繳額=月應納稅所得額×25%

月應納稅所得額=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

六、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企業所得稅

1、應納稅所得額

制造業:

應納稅所得額=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商業:

應納稅所得額=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服務業:

應納稅所得額=業務收入×凈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2、再投資退稅:

再投資退稅額=再投資額×(1-綜合稅率)×稅率×退稅率

七、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稿酬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1-30%)

3、其他各項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

八、其他稅收

1、城鎮土地使用稅

年應納稅額=計稅土地面積(平方米)×使用稅率

2、房地產稅

年應納稅額=應稅房產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

3、資源稅

年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

4、土地增值稅

增值稅=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扣除項目

應納稅額=∑(每級距的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

5、契稅

契稅采用比例稅率,當計稅依據確定以后,應納稅額的計算比較簡單。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個體戶各種稅的計算方法!

    你好。同學。個體戶目前涉及的稅常見的是增值稅、附加稅、個人所得稅。 比如企業收入110萬,成本80萬,工資10萬 增值稅=110/(1+3%)*3% 附加稅=110/(1+3%)*3%*12% 個人所得稅=(110-80-10-6)*稅率

  • 在各種成本計算方法中,必須設置生產成本二級賬的是( )。

    你好,這個題答案就是分批法 分批法下,企業需要通過“基本生產成本”二級賬歸集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并計算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和制造費用分配率。而品種法、平行結轉分步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則可以選擇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總分類賬。

  • 企業各種稅負率的計算方法

    你好,增值稅稅負率=增值稅納稅金額/不含稅收入 企業所得稅稅負率=所得稅納稅金額/不含稅收入

  • 會計方法是反應和監督會計對象,完成會計憑證的手段,是從事會計工作所使用的各種技術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為什么不包括會計決策方法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那么核算和監督他并不包含那個決策,決策是對于核算成果之后分析。

  • 會計核算包括哪些專門方法?各種方法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設置賬戶   設置賬戶是對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專門方法。由于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是復雜多樣的,要對其進行系統地核算和經常性監督,就必須對經濟業務進行科學的分類,以便分門別類地、連續地記錄,據以取得多種不同性質、符合經營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標。   (二)復式記賬   復式記賬是指對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采用復式記賬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筆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防止差錯和便于檢查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記賬方法。   (三)填制和審核憑證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正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財務收支的基礎,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   (四)登記會計賬簿   登記會計賬簿簡稱記賬,是以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在賬簿中分類,連續地、完整地記錄各項經濟件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記錄各項經濟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會計核算資料。賬簿記錄是重要的會計資料,是進行會計分析、會計檢查的重要依據。   (五)成本計算   成本計算是按照一定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以便確定各該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產品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指標。正確地進行成本計算,可以考核生產經營過程的費用支出水平,同時又是確定企業盈虧和制定產品價格的基礎。并為企業進行經營決策,提供重要數據。   (六)財產清查   財產清查是指通過盤點實物,核對賬目,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提高會計記錄的正確性,保證賬實相符。同時,還可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情況以及各種結算款項的執行情況,以便對積壓或損毀的物資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項,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清理和加強對財產物資的管理。   (七)編制會計報表   編制會計報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總括地反映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和結果的一種專門方法。會計報表主要以賬簿中的記錄為依據,經過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產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標,用來考核、分析財務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以及編制下期財務和預算的重要依據。 關系:1.經濟業務發生后,先要取得合法憑證; 2.根據設置的賬戶,按復式記賬方法登記賬簿; 3.根據賬簿記錄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在賬實相符基礎上編制財務報告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