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款是含稅還是不含稅
實務中,企業簽訂的銷售合同,除明確說明外,一般銷售價格視為含稅價,即價款中,包含采購方支付的稅額,如果采購方為一般納稅人,銷售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采購方采購貨物同時支付稅額即采購方的取得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采購日后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需要繳納的銷項稅額.
實務中,經常容易混淆的含稅及不含稅價款:
1、普通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為含稅價,企業作為銷售方,在計算銷項稅額時,需要用金額欄對應的含稅價,扣除稅額后(不含稅銷售價款=含稅銷售額÷(1+適用稅率))確認銷售收入,計算銷項稅額.
2、價外費用沒有額外說明情況下為含稅價,常見的價外費用包括:違約金、賠償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等.納稅人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或銷項稅額)時,應稅行為產生的銷售額應包括收取的不含稅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即價外費用需要并入銷售額繳納增值稅,防止納稅人刻意分解銷售額,以各種名目的收費減少銷售額逃避繳納稅款的現象.
3、包裝物押金價格是含稅價款,逾期包裝物押金(特殊情況,啤酒黃酒以外的酒類收到包裝物押金時就需要確認為銷售額)需要計入銷售額,繳納增值稅.
4、零售價格為含稅價格,零售的客戶群體一般為最終消費者,增值稅的最終負稅者,所以最終消費者支付的價款為含稅價.
5、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價款為不含稅價款,企業在計算銷項稅額或應納稅額(小規模)無需再除稅.
實務中,為了避免出現分歧,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可以明確不含稅金額以及含稅總價,這樣,財務人員在開發票時,也會更加清晰.
以上詳細介紹了價款是含稅還是不含稅,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企業簽訂的銷售合同,除了有明確說明之外,一般來說銷售價格都是含稅的價格,價款中包含采購支付的稅額,在銷售的時候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掉進項稅后,計算增值稅的應納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