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在審計風險模型中,固有風險上升,控制風險下降,在同樣的審計風險下,該怎么決定檢查風險的降低還是升高呢,還是說要考慮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具體上升下降的高低程度,再去決定檢查風險呢
amnesia
于2022-04-14 17:15 發布 ??1440次瀏覽
-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相關問題討論

首先,我們來明確重要性水平和審計風險之間的關聯。當設定較低的重要性水平時,意味著審計人員對財務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的容忍程度較低,即更嚴格的要求。理論上,這會降低審計風險,因為更低的容忍意味著更低的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
然而,實際操作中,當重要性水平設定過低時,可能會導致兩種情況:
增加不必要的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可能需要更加細致地對每一個細節進行審查,這會導致審計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增加審計風險:由于對細節的過度關注,審計人員可能會忽略一些更大的、更有風險的問題,從而增加了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因此,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是關鍵。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以平衡審計成本、效率和風險的關系
2023-12-29 20:05:20

你好;??這個說法是不恰當。審計風險模型中的重大錯報風險是評估的,為將審計風險控制在一定的低水平,如果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高,注冊會計師就需要多做程序來控制檢查風險。
2023-07-10 14:06:53

同學你好
這個會有的哦
2023-03-26 06:13:18

審計風險=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是既定的,審計風險與檢查風險存在方向關系
2019-04-10 07:21:16

同學你好
考慮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具體上升下降的高低程度,再去決定檢查風險
2022-04-14 17:15:46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