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考試目標
考生應當根據本科目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的要求,理解、掌握或運用 下列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 職業態度,解決實務問題。考試涉及的相關法規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1.公司戰略和戰略管理的基本理論;
2.外部環境分析與內部環境分析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3.公司三個層次戰略的主要內容;
4.公司戰略的開發方向與實現途徑;
5.戰略實施和戰略控制的主要內容、過程與方法;
6.公司治理的概念及理論;
7.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
8.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治理機制;
9.管理實踐發展與公司治理;
10.風險與風險管理基本原理;
11.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12.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和方法;
13.企業面對的主要風險及其應對。
考試內容
一、戰略與戰略管理概述
(一)公司戰略的基本理論
1.公司戰略的定義
2.公司的使命和目標
3.公司戰略的層次
(二)戰略管理概述
1.戰略管理的內涵
2.戰略管理的特征
3.戰略管理過程
4.戰略創新管理
5.戰略管理中的權力與利益相關者
二、戰略分析
(一)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1.宏觀環境分析 3
2.產業環境分析
(1)產品生命周期
(2)產業五種競爭力
(3)成功關鍵因素分析
3.競爭環境分析
(1)競爭對手分析
(2)產業內的戰略群組
(二)企業內部環境分析
1.資源與能力分析
(1)企業資源分析
(2)企業能力分析
(3)企業的核心能力
(4)產業資源配置分析框架——鉆石模型
2.價值鏈分析
(1)價值鏈的兩類活動
(2)價值鏈確定
(3)企業資源能力的價值鏈分析
3.業務組合分析
(1)波士頓矩陣
(2)通用矩陣
(三)企業內外部環境綜合分析
1.基本原理
2.SWOT 分析法的應用
三、戰略選擇
(一)總體戰略
1.總體戰略的主要類型
(1)發展戰略
① 一體化戰略
② 密集型戰略
③多元化戰略
(2)穩定戰略
(3)收縮戰略
2.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
(1)發展戰略可選擇的途徑
(2)并購戰略
(3)內部發展戰略
(4)企業戰略聯盟
(二)業務單位戰略
1.基本競爭戰略
(1)成本領先戰略
(2)差異化戰略
(3)集中化戰略
(4)基本競爭戰略的綜合分析——“戰略鐘”
2.中小企業的競爭戰略
(1)零散型產業中的競爭戰略
(2)新興產業中的競爭戰略
3.藍海戰略
(1)藍海戰略的內涵
(2)藍海戰略制定的原則
(3)重建市場邊界的基本法則
4.商業模式
(1)商業模式的內涵
(2)商業模式畫布
(3)商業模式創新
(4)商業模式創新類型
(三)職能戰略
1.市場營銷戰略
2.研究與開發戰略
3.生產運營戰略
4.采購戰略
5.人力資源戰略
6.財務戰略
(四)國際化經營戰略
1.企業國際化經營動因
2.國際化經營的主要方式
3.全球價值鏈中的企業國際化經營
4.國際化經營的戰略類型
5.新興市場的企業戰略
四、戰略實施
(一)公司戰略與組織結構
1.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
2.縱橫向分工結構
3.與公司戰略相適應的組織結構
(二)公司戰略與企業文化
1.企業文化的概念
2.企業文化的類型
3.文化與績效
4.戰略穩定性與文化適應性
(三)戰略控制
1.戰略失效與戰略控制的概念
2.戰略控制過程
3.戰略控制方法
(1)預算
(2)企業業績衡量
(3)平衡計分卡
(4)統計分析與專題報告
(四)公司戰略與數字化技術
1.數字化技術
2.數字化技術對公司戰略的影響
3.數字化戰略
4.數字化戰略轉型的困難和任務
五、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概述
1.企業的起源與演進
2.公司治理問題的產生
3.公司治理的概念
4.公司治理理論
5.公司治理與戰略管理
(二)公司治理中的主要問題
1.經理人對于股東的“內部人控制”問題
2.終極股東對于中小股東的“隧道挖掘”問題
3.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問題
(三)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治理機制
1.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2.公司外部治理機制
(四)公司治理原則
六、風險與風險管理概述
(一)風險的概念及風險的要素
1.風險的概念
2.風險要素
(二)風險管理的概念、特征、目標和職能
1.風險管理的概念
2.風險管理的特征
3.風險管理的目標
4.風險管理的職能
(三)風險管理理論的演進和風險管理實踐的發展
1. 風險管理理論的演進
2. 風險管理實踐的發展
七、風險管理的流程、體系與方法
(一)風險管理的流程
1.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2.進行風險評估
3.制定風險管理策略
4.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5.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
(二)風險管理體系
1.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
2.風險管理策略
3.運用金融工具實施風險管理策略
4.內部控制系統
5.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三)風險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1.頭腦風暴法
2.德爾菲法
3.失效模式、影響和危害度分析法
4.流程圖分析法
5.馬爾科夫分析法
6.風險評估系圖法
7.情景分析法
8.敏感性分析法
9.事件樹分析法
10.決策樹法
11.統計推論法
八、企業面對的主要風險及其應對
(一)戰略風險與應對
1.戰略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2.戰略風險的主要表現與應對
(二)市場風險與應對
1.市場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2.市場風險的主要表現與應對
(三)財務風險與應對
1.財務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2.財務風險的主要表現與應對
(四)運營風險與應對
1.運營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2.運營風險的主要表現與應對
(五)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與應對
1.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2.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的主要表現與應對
主要參考法規
1.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國資發改革〔2006〕108 號,2006 年 6 月 6 日)
2.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 號,2008 年 5 月 22 日)
3.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財會〔2010〕11 號,2010 年 4 月 15 日)
4.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財會〔2010〕11 號,2010 年 4 月 15 日)
5.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財會〔2010〕11 號,2010 年 4 月 15 日)
6.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8〕29 號,2018 年 9 月 30 日)
7.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證監會公告 〔2019〕2 號,2019 年 1 月 28 日)
8.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資發監督 規〔2019〕01 號,2019 年 10 月 19 日)
9.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2019 年 11 月 29 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批準,2019 年 12 月 30 日中共中央發布)
10.關于做好 2020 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 知(國資發監督規〔2019〕44 號,2019 年 12 月 31 日)
11.關于做好 2021 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 知(國資廳監督〔2020〕307 號,2020 年 10 月 29 日)
12.關于做好 2022 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 知(國資廳監督〔2021〕299 號,2022 年 1 月 7 日)
13.關于做好 2023 年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 知(國資廳監督〔2023〕8 號,2023 年 2 月 23 號)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15 號,2023 年 12 月 29 日修訂,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