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是開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

2020-03-10 09:56 來源:網友分享
18744
在開發票的時候是要填寫價格的,我們知道增值稅的價格分為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分別是什么意思呢,顧名思義,含稅價格就是價格里包含著增值稅,相反,不包含增值稅即為不含稅價格,那開票是開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好好理一理。

開票是開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

都是需要開具含稅發票,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都是含稅的。

不含稅價格俗稱不開發票價格,如開增值稅發票需在價格的基礎上加16%,防偽開票子系統初始化時需要設置適用于本企業的稅率,例如10% 16%等,(一般商品零售業都是16%)只有先設置稅率后才可以開具發票,設置含稅價格后開具出后發票上可以顯示出含稅金額和含稅價格,或者在打印前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顯示含稅價或不含稅價,看企業需求。

無論點擊打印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打印出來在票面上的總金額都是一致的。

根據我國針對增值稅發票的有關規定,從201771日開始,購買方為企業的,在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銷售方為其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時,也應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開票日期在71日之后的發票如果沒有填寫這些信息屬于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再作為稅收憑證計稅、退稅、抵免等。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項規定只針對買方是企業的,對于以個人或者政府機構、事業單位中的非企業單位為抬頭的發票就不需要填寫這些信息了。

要細化到購物明細:過去,人們購物時往往可以按照食品、辦公用品、勞保用品這種大類開具,根據規定,今后購買辦公用品等,不能再按這種大類開具發票,而是要細化到購物明細。比如在商場買了幾支鉛筆,那么發票上必須把商品名稱、型號都打印出來。

個人發票無需提供個人信息:稅務相關人士表示,對于個人抬頭的票據,只要是真實、合法、有效的憑據,就可以在稅前扣除,除非稅法有特殊規定的。但對于個別商家要求開具個人抬頭的發票需提供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消費者是可以拒絕的,稅法規定中沒有這一要求。

開票是開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

案例分析

對于價格,一般的商品零售價格是含著增值稅的,就是傳說中的含稅價。比如,我們去商場買東西,標價100元的商品,按13%稅率來算,就包括增值稅11.50元。

像這樣一件商品,如何開具增值稅發票呢?不管開具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在發票上價稅合計是100元,其中“單價”即“金額”一欄顯示為88.49元,“稅額”一欄顯示就是11.50元。顯然,在發票上“單價”是不含增值稅,既開票應該是不含稅的。

實際上,應該討論的是“價格”是否含稅,而非開票是否含稅。如前述,發票上的“單價”是不含稅的。如果上例中,該商品在發票上的“金額”是100元,“稅額”應該是13元,此歸的零售價應該是113元。

可以說,售價是否含稅決定“單價”是否含稅。上述中,零售價100元,是價稅合計的概念;而后一例中的100元,才是真正意義的不含稅價。簡單來說,商品價格是否含稅影響發票的“單價”(或“金額”)是否含稅。

簡單一句,實際工作中,一般未特別說明,商品的價格都是含稅的,在開票時就要價稅分離,將該價格還原為不含稅價格,也就是發票上的“單價”(或“金額”)應該不含稅。

上文會計學堂小編結合案例分析給大家講到了開票是開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這個問題,看完通俗易懂的案例,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了,開票的時候一般已經在開票系統中設置好的,有的是是直接輸入含稅價有的是輸入不含稅價。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