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克思的貨幣需要量公式,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條件下,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量取決于().
A:商品質量
B:商品生產技術條件
C: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
D:投機性貨幣需求
答案解析:
C: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
以上這則選擇題考查的是馬克思的貨幣需求公式,在馬克思的貨幣需求公示下,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量應該取決于代售商品價格總額.這一點一定要非常的清楚,這是對馬克思貨幣需求量公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解.
根據馬克思的貨幣需要量公式,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條件下,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量取決于().
A:商品質量
B:商品生產技術條件
C: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
D:投機性貨幣需求
答案解析:
C: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
以上這則選擇題考查的是馬克思的貨幣需求公式,在馬克思的貨幣需求公示下,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量應該取決于代售商品價格總額.這一點一定要非常的清楚,這是對馬克思貨幣需求量公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解.
同學你好 具體是什么問題呢 答
你這里貨幣資金需求量金額為(100-50-30)÷5 答
你好,您的問題是什么呢 答
你好同學這里有一個三個表的關系你看一下三者之間的鉤稽關系有: (1)損益表及利潤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 (2)資產負債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期初余額之差=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及其等價物凈增加 (3)利潤表中的凈銷貨額-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票據)增加額%2B預收賬款增加額=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4)資產負債表中除現金及其等價物之外的其他各項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增加(減少)額=現金流量表中各相關項目的減少(增加)額。 ? 一、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系。 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系包括:資產=負債%2B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分別與其附表、附注、補充資料等相互勾稽等。在會計報表基本勾稽關系中,前三項勾稽關系,分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關系,一般沒有問題。但是從調查程序上還是應予以必要的關注。 ? 二、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間勾稽關系。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復核、匡算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如關注是否存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投資項目而利潤表中卻列有投資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大大超過投資項目的本金等異常情況。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復核、匡算利潤表中“管理費用—折舊費”的合理性。結合生產設備的增減情況和開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是否存在產能和能源消耗支撐。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與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數據勾稽關系是否恰當。注意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本年累計數”欄的數額應等于“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年數”欄的數額,應等于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初數。 ? 三、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項目的勾稽關系。 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項目期末與期初差額,與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勾稽關系是否合理。一般企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包括的內容大多與“貨幣資金”口徑一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主營業務收入%2B其他業務收入)×(1%2B17%)%2B預收賬款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應收票據增加額;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主營業務成本%2B其他業務成本%2B存貨增加額)×(1%2B17%)%2B預付賬款增加額-應付賬款增加額-應付票據增加額。 據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復核、匡算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如關注是否存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投資項目而利潤表中卻列有投資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大大超過投資項目的本金等異常情況。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復核、匡算利潤表中“管理費用—折舊費”的合理性。結合生產設備的增減情況和開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是否存在產能和能源消耗支撐。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與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數據勾稽關系是否恰當。注意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本年累計數”欄的數額應等于“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年數”欄的數額,應等于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初數。 ? 四、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勾稽關系是什么? 1、 確定補充資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 現金的期末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 現金的期初余額=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初余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現金的期末余額-現金的期初余額。 一般企業很少有現金等價物,故該公式未考慮此因素,如有則應相應填列。 2、確定主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實收資本或股本期末數-實收資本或股本期初數)%2B(應付債券期末數-應付債券期初數) 2).借款收到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末數-短期借款期初數)%2B(長期借款期末數-長期借款期初數)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人未按期繳納股權的罰款現金收入等。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借款期初數-短期借款期末數)%2B(長期借款期初數-長期借款期末數)(剔除利息)%2B(應付債券期初數-應付債券期末數)(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應付股利借方發生額%2B利息支出%2B長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應付債券利息-預提費用中“計提利息”貸方余額-票據貼現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退還聯營單位的聯營投資等)、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固定資產,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現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現金等。 ? 五、確定主表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初數-短期投資期末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2B(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 該公式中,如期初數小于期末數,則在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期末數-應收利息期初數)-(應收股利期末數-應收股利期初數)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 =“固定資產清理”的貸方余額%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融資租賃設備本金等。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在建工程期末數-在建工程期初數)(剔除利息)%2B(固定資產期末數-固定資產期初數)%2B(無形資產期末數-無形資產期初數)%2B(其他長期資產期末數-其他長期資產期初數)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項目中核算。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短期投資期末數-短期投資期初數)%2B(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長期股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2B(長期債權投資期末數-長期債權投資期初數)(剔除投資收益或損失) 該公式中,如期末數小于期初數,則在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投資未按期到位罰款。 ? 六、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2B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2B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2B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2B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2B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2B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16、其他 一般無數據。 ? 七、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2B17%)%2B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2B(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2B(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2B(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 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2B補貼收入%2B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2B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B2)-(4%2B5%2B6%2B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2B(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2B17%)%2B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2B(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2B(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2B(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2B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2B“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2B“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2B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2B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2B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其他應付款本期借方發生額%2B銀行手續費 六、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 =匯兌損益 答
這種情況沒有辦法做到正數的啊。負數也沒有問題 答
微信掃碼加老師開通會員
應網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表文章視頻等內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