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增改后,以酒店、餐飲等為代表的生活服務業企業不但將享受到國家“營改增”帶來的稅負減輕的實惠,各地國稅局主導的稅銀融資服務也將惠及相關企業。
生活服務業是指利用一定設備、工具為消費者提供一定服務性勞動或少量商品的企業和單位的總稱,是社區商業的重要內容。我國生活服務業包括的面較廣泛,涉及餐飲與早點、住宿業、美容美發美體、沐浴沭足、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洗染業、照相業、維修服務等多個方面,而且市場化程度較高,主要是靠市場發育起來的,并非政府手段而為之.
隨著房地產、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納入試點范圍,標志著增值稅已經實現對所有貨物、服務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的全覆蓋,也意味著國家實行了66年的營業稅正式“謝幕”。那么,為什么說生活服務行業是本次“營改增”的最大受益行業呢?
本行業納稅企業最多
據統計,本次參與“營改增試點”的全國4個行業約1000多萬戶納稅人中,其中大半從事生活服務行業。以筆者所在的深圳為例,在這個擁有近2000萬人口的城市中,生活服務行業高度發達,在本次深圳新增試點行業涉及的逾79萬戶納稅人中,生活服務業納稅人高達72.86萬戶,占四大行業納稅人總數的92.08%!毫無疑問,該行業納稅人將是本次“營改增”影響最為廣泛的納稅人群體。
行業整體稅負大幅減輕
實際上,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到有關部門設計試點方案,都以“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作為全面推開“營改增”的重要要求。作為本次試點的重點行業之一,生活服務行業自然也會享受到稅負減輕的實惠。
據統計,生活服務業80%-90%都是小規模納稅人,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生活服務行業企業的稅負直接較“營改增”前狂降41.7%,減負明顯!
而對于一般納稅人,表面上看稅率由5%提高到6%,但實際稅負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抵扣情況來定。比如酒店購置食品、被褥床單、建筑裝飾服務和新增不動產時,如果能夠取得合法有效的抵扣憑證,這些項目所含的增值稅額都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如果抵扣得多,稅負仍會降低。
舉個例子,假設某酒樓月銷售收入為200萬元,每月要向供貨商購買價值40萬元的原材料(稅率為17%),那么就要繳營業稅10萬元(200萬元×5%)。
營改增后,這家酒樓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是11.32萬元【200萬元/(1+6%)×6%】,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是5.81萬元【40萬元/(1+17%)×17%】,實際繳稅額只有5.51萬元(11.32萬元-5.81萬元),相當于比“營改增”前每月少納稅4.49萬元(10萬-5.51萬)!
稅銀服務將惠及生活服務業
稅銀服務是近年來多地稅務機構重點推行的一項以協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為核心的服務,因為申辦免費、簡單,且以純信用貸款服務為主,深受企業的歡迎。但此前,微眾稅銀服務主要是面向廣大繳納國稅的企業,因此,大部分區域的生活服務業等行業納稅人,并不能享受到該項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