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路徑

2017-05-23 09:52 來源:網友分享
1412
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然而隨著內部審計的深入發展,增值型內部審計已經成為內部審計發展的方向和精髓,它為內部審計提供了無窮的發展空間。

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然而隨著內部審計的深入發展,增值型內部審計已經成為內部審計發展的方向和精髓,它為內部審計提供了無窮的發展空間。對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增值路徑的分析,有助于企業領導者形成對內部審計增值作用的科學認識,同時通過對實際的增值作用機制的分析,來獲得社會相關各方的認同,從而促進增值型內部審計的發展。

一、內部審計在戰略管理領域的增值

戰略是一個公司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宏觀計劃和長遠目標。因此,內部審計部門要關注各項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為提高各部門和企業整體經營活動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出謀劃策”,尤其是關系企業生存的戰略決策。

1.戰略適配度的審核。要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作為審計部門應將適當的企業戰略作為審查判斷的標準。審查企業是否有匹配的戰略預算;是否有營運流程戰略適配度審查、客戶管理戰略適配度審查、創新流程戰略適配度審查等等。內部審計重視企業整體和未來,建立一套貫穿審計業務前臺和后臺的審計信息系統,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增加價值。

2.戰略決策的全程跟蹤服務。戰略決策制定開始,內部審計通過保證和咨詢雙重職能,進行充分的調查,獲取相關信息,協助董事會或高層管理者制定戰略決策;戰略決策實施過程中,內部審計既要對各部門執行戰略決策的有效性進行評價,還要針對各職能部門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咨詢服務;戰略決策實施完成后,內部審計部門要對戰略的結果進行分析,與企業的預期目標進行對比,看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并針對分析結果形成書面報告分發給上下兩級,及時彌補戰略實施過程的損失,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3.戰略決策過程中的溝通協調。內部審計在整個戰略決策的全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溝通協調工作,協調好董事會、管理層和各個職能部門的關系。關系融洽不但有利于建立一個和諧一致的企業價值觀,還有利于企業各種戰略決策的有效執行。

二、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領域的增值

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不僅服務于參與公司治理的各相關方,如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外部審計人員和高級管理層,還為治理對象提供服務與增加價值,如一般管理層以及財務、信息技術管理和業務等各組織部門。內部審計部門在公司治理領域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1.疏導信息傳遞渠道,緩解“代理問題”。在企業內部,在決策者與決策的作用體之間存在著諸多的信息不對稱,影響決策的制定和實施。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財務報告進行相對獨立的審計,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對代理人形成間接的約束,以利于減少代理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影響。

2.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彌補外部審計不足。完善的內部審計可以協助外部審計評估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以降低審計風險和監管風險等。為應對新形勢的挑戰,內部審計應該努力提高公司治理的能力。

(1)內部審計通過評估公司總體治理結構和政策、風險管理結構與政策、內部審計的組織與結構;評估公司的治理環境、道德規范以及價值觀等措施,以促進公司治理環境的優化。

(2)內部審計通過評價舞弊控制和溝通過程、評價薪酬政策和相關過程、評價財務治理過程、評價與戰略規劃和決策相關的治理活動、評價治理業績的計量等形式參與到公司治理中來,以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

三、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領域的增值

風險管理是識別和評估可能會影響組織實現其目標的風險采,并取適當糾正措施,是管理人員的關鍵職責。要實現其業務目標,管理人員應該保證機構擁有健全的風險管理過程,并且這些程序正在有效運行。

1.促進內部風險控制意識的形成。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常規的、持續性、經常性的內部控制手段,其與企業內部人員的接觸面和接觸頻率均較其他風險管理手段高,因而通過內部審計的實行,企業可以借由該渠道不斷地刺激和培養企業內部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從而持續性地塑造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觀念,最終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風險控制意識的形成。

2.提高企業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的內部審計作為一種持續性的監督手段,通過對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和運營狀況的定期監控,可以給企業內部人員帶來一定的合規性壓力,為了避免被企業內部審計過程查出內部控制問題和其他缺陷,企業內部人員、尤其是風險管理人員將會在其工作和控制措施貫徹過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工作質量的提高,并會更加重視其內部風險管理控制工作,從而提高企業風險管理的控制效果。在企業風險管理制度中,內部審計可以通過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質量來促進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從而提高企業的內在價值。

3.建立風險導向型審計模式。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模式與基礎財務審計模式相比,內部審計領域更加廣泛,將審計領域拓展到了風險管理領域,幫助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風險管理制度,使得企業在面臨風險時能夠從容解決問題,幫助企業發現重要的風險因素,改進整個風險管理流程,規避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從而增加企業的價值。

4.推動企業風險管理信息集成。內部審計作為一種記錄和核查企業內部流程運作狀況的工具,其審計結果作為一種可記錄、可驗證、可參考的詳實數據和結論,可以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信息基礎,即企業內部審計可以作為聯通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各個割裂的信息集合的中間件,各個割裂的企業風險管理部門、組織通過向企業的內部審計模塊輸送信息,并結合企業內部審計所得到的信息集,從而形成一個集中化的、有組織的、真實度較高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信息庫,最終借助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來推動企業風險管理信息的集成,從而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

四、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領域的增值

為了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動態地適應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其所特有的經營特征,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審計制度的實施來動態地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運作狀況,并以此為依據發現企業內部控制施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能夠對其進行持續改進從而實現企業對于其內部控制力的優化。借由內部控制機制來進行企業價值增值的內部審計途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崗位設置。由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要求企業在崗位設計上應當注重崗位之間的職務內容相互獨立,關鍵處理事務應當實現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基本要求,同時對于關鍵環節應當設置相關的核實和校對人員,因而內部審計的應用可以通過對企業內部人員的崗位職責的觀測和監測可以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崗位設置是否為安全發揮了作用,從而為企業的內部控制的改進提供科學的建議。

2.確保內部控制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必將伴隨著一堆供監控者使用的數據信息,企業的內部審計通過對這些陳舊數據信息的分析對企業內部控制以往的工作成效做出總結,只有確保這些內部控制信息的真實性,才能最終確保審計結果的真實性,從而使內部審計為企業價值增值做出貢獻。

3.注重對內部控制機制的評價。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機制的持續性評價促進了內部控制機制的不斷演進,所以要注重對內部控制機制的評價,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設計要求,實現企業的價值增值。

4.明確內部控制對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內部審計通過依靠內部控制對企業的投資和融資活動進行考察,對企業投資、融資活動中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檢測,以便給企業資產帶來損失的行為進行糾正,從而避免企業資產的流失。重要的是內部審計要依靠內部控制,才能更好地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考察,才能為企業減少經濟損失,增加價值。

傳統的內部審計以財務審計為主,而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業務范圍已擴展到戰略管理、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領域。這四個方面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戰略管理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選擇和決策,公司治理是要合理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的權責利關系,風險管理是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控制,內部控制是對經濟活動的控制。增值型內部審計通過審查公司治理的內容和內部控制運行情況,建立動態監控系統,合理配置企業資源,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運營水平,增強企業經濟效益,為實現企業價值增值,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努力。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