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法計算方法及案例解析
答:標準成本是為與成本相關的諸如技術指標、作業指標、計劃值等各項指標而設計的,將成本的前饋控制、反饋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機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成本控制系統。其主要內容包括成本標準的制定、成本差異揭示及分析、成本差異的帳務處理三部分。
【案例解析】
公司原材料甲標準成本標準10元/kg,乙材料20元/kg,產成品a定額標準甲材料10*4kg=40元,乙材料20*3kg=60元,直接人工10*4小時=40元,制造費用8*4小時=32元,標準成本合計=172元。
本月月初賬目
原材料-甲-標準成本4000元/價格差異100元(數量400kg),乙-標準成本3000元/價格差異-300元(數量150kg)。
在產品a100件,成本明細-原材料-甲材料-標準成本4000元/價格差異200/數量差異-100,乙材料-標準成本6000元/價格差異-300/數量差異100,直接人工-標準成本2000/價格差異200/數量差異-100,制造費用-標準成本1600/價格差異-200/數量差異200。(約定產品50件)
本月采購
本月一次性采購原材料甲2000kg,實際成本19800元,采購乙1600kg,實際成本33000元
借:原材料-甲材料-標準成本20000
原材料-甲材料-價格差異200
原材料-乙材料-標準成本32000
原材料-乙材料-價格差異1000
貸:應付賬款-某某供應商52800
本月結轉到產成產品的成本明細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480*40=19200
價格差異200+430/490*500=638.78
數量差異-100+430/490*400=251.02
制造費用-標準成本480*32=15360
價格差異-200-100*430/490=-287.76
數量差異200+320*430/490=480.82
對于標準成本法的計算方法,您看完上述內容是否明白了呢?對此,您有什么疑問?您可以結合會計學堂為您提供的案例,以便更加理解。如果您還是不太清楚,你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會計學堂將為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