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費用:應付工資的計算
應付工資的計算
應付工資的計算是工資結算工作的核心,工業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組成項目計算對每個職工的應付工資額.
1、計時工資的計算
計時工資是按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勤、缺勤天數和每人的工資標準進行計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論各月日歷天數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標準工資,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資應從標準工資中扣除.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時工資=標準工資-缺勤應扣工資
缺勤應扣工資=事假和曠工天數×日工資率+病假天數×日工資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資率是職工每日應得平均工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歷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30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照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視為缺勤,照扣工資.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21.75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扣工資.
2、計件工資的計算
計件工資是按產量記錄和計件單價進行計算的.產量包括合格品的數量和料廢品數量,料廢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導致的廢品.
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
計件工資按計件對象不同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集體計件工資以班組為計件對象,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計件工資為小組集體應得工資總額,集體計件工資還應在小組組員之間分配,計算出個人應得工資.
3、加班加點工資、經常性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工資的計算
加班加點工資應按加班時間、工資率及有關規定計算;
獎金按企業的獎勵條件和獎勵標準計算;
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應嚴格遵守國家的規定計算.
(三)、職工薪酬的歸集和分配
1、按工時分配
直接人工費用的分配一般采用按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的方法,如果企業的工時定額比較準確,直接人工費用也可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
分配公式為:
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本期發生的直接人工費用/各種產品生產耗用工時合計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直接人工費用=該產品耗用的生產工時×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
2、實務方法---產值比例法
中小企業很多是沒有生產統計的,最多只有總工時,而無法拿到各產品的生產工時統計表,這樣就沒法按工時進行分配,所以,不得已可采用產值比例法.
直接人工費用=工資表的生產工人應付工資合計
某種產品的產值=該產品完工入庫數量*該產品出廠價
分配率=需分配的直接人工費用/幾種產品的產值之和
某產品應分配的直接人工費用=該產品產值*分配率
3、實務方法----完工產品產量比例法
適用于車間核算.如果車間生產的產品流程相似,如流水線生產,就比較適用這種方法.
分配率=本月應付工資合計/本月完工產品產量
某產品應分配的直接人工費用=該產品完工產量*分配率
(四)、工資分配的會計處理
1、工資表:見附件
2、工資分配表:見附件
3、工資分配的分錄(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在建工程
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職工福利
--社保(五險一金)
--非貨幣性福利
--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