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真題答案解析

2017-08-16 10:49 來源:網友分享
1212
小編整理了2010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真題答案解析,希望能幫到正在努力備考的廣大考生們,更多相關試題,關注會計學堂的更新。

小編整理了2010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真題答案解析,希望能幫到正在努力備考的廣大考生們,更多相關試題,關注會計學堂的更新。

2010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真題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類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1至15信息點.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關于債務重組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債務人以債轉股方式抵償債務的,債務人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相關股份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B.債務人以債轉股方式抵償債務的,債權人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大于相關股權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支出

C.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的,債權人將重組債權的差額應賬面價值大于受讓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D.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的,債務人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轉讓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差額應計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選項C,差額計入"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選項D,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債務重組基本會計處理.這是基本知識,沒有難度,不應失分.

【提示】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四)單選題第5題中有具體體現.

2.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于2009年2月3日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生產設備,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3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510萬元,款項已支付;另支付保險費15萬元,裝卸費5萬元.當日,該設備投入使用.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該設備的初始入賬價值為(  )萬元.

A.3 000   B.3 020

C.3 510   D.3 530

參考答案:Bhttp://www.Examw.com

答案解析:該設備系09年購入的生產用設備,其增值稅可以抵扣,則甲公司該設備的初始入賬價值=3 000+15+5=3 020(萬元).

試題點評:本題屬于大眾題目,考試只要注意到增值稅可以抵扣這一點,本題不應該出現錯誤.

【提示】與全真模擬試題(三)單選第二題相似.

3.下列關于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將自創的商譽確認無形資產

B.將已轉讓所有權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C.將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計入管理費用

D.將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權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自創商譽因為其不能可靠確定,所以不能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選項B,屬于無形資產處置,那么應該將賬面價值結轉,然后按照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營業外收支;選項D,應該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試題點評:本題考查無形資產的簡單核算,很簡單,不應出錯.

【提示】與實驗班模擬試題(三)第三個多選題類似.

4.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于2009年12月5日以一批商品換入乙公司的一項非專利技術,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甲公司換出商品的賬面價值為8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為1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萬元;另收到乙公司補價10萬元.甲公司換入非專利技術的原賬面價值為60萬元,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換入該非專利技術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50    B.70    C.90    D.107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100-收到的補價10+換出資產的增值稅銷項稅額17=107(萬元).

試題點評: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基礎題目,不應出錯.

【提示】實驗班模擬試題2中的單選5,應試指南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章節單選3、4、5都屬于這種題目.

5.下列各項中,不應計入相關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初始入賬價值的是(  ).

A.發行長期債券發生的交易費用

B.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

C.取得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的交易費用

D.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相關費用應計入投資收益,其他幾項涉及的相關交易費用皆計入其初始入賬價值.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交易費用的處理,屬于教材第九章和第十一章的內容,有一定的綜合性,但屬于基礎性內容,不應失分.

【提示】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四中單選第六題、第十一題中有所涉及.

6.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該房地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正確的會計處理是(  ).

A.計入資本公積    B.計入期初留存收益

C.計入營業外收入   D.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自用房地產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投資性房地產與自用房地產的轉換,在教材第52頁有明確的表述,且考前多次進行練習,不應失分.

【提示】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一)單選題第6題、模擬試題(二)多選題第7題、模擬試題(三)多選題第4題、模擬試題(五)單選題第1題中有所考察.

7.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發出一批實際成本為24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對外出售.2009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并驗收入庫.甲公司根據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費12萬元、增值稅2.04萬元,另支付消費稅28萬.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入帳價值為(  )萬元.

A.252     B.254.04

B.280     D.282.04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時,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物資的成本,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如果用于直接出售或者是生產非應稅消費品,消費稅計入收回物資成本.甲公司收回應稅消費品的入賬價值=240+12+28=280(萬元).

試題點評:本題考查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在收回時成本的核算,屬于最基礎性的內容,只要掌握委托加工消費稅的處理,做對是沒有問題的.

【提示】本題目與2010年夢想成真《應試指南--中級會計實務》第二章同步系統訓練單選題10類似.

8.下列關于股份支付會計處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應以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協議為基礎

B.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應按所授予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C.對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后應將相關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D.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后應將相關的所有者權益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以該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量,在可行權日之后不需要將相關的所有者權益按公允價值進行調整.

試題點評: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一)單選題第14題、考前模擬試題(三)單選題第7題中均有涉及.

【提示】

9.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從銀行取得3年期專門借款開工興建一棟廠房.2009年6月30日該廠房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7月31日驗收合格,8月5日辦理竣工決算,8月31日完成資移交手續.甲公司該專門借款費用在2009年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為(  ).

A.6月30日    B.7月31日

C.8月5日     D.8月31日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構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即6月30日.

試題點評:本題是教材的原話,考察的是借款利息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確認.

【提示】2010年教材的196頁有相關的闡述,2010年應試指南的長期借款及借款費用這章的歷年考題解析多選第一題,涉及到了此知識點.

10.甲公司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決定對乙事業部進行重組,將相關業務轉移到其他事業部.經履行相關報批手續,甲公司對外正式公告其重組方案.甲公司根據該重組方案預計很可能發生的下列各項支出中,不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是(  ).

A.自愿遣散費       B.強制遣散費

C.剩余職工崗前培訓費   D.不再使用廠房的租賃撤銷費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企業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其中,直接支出是企業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并且是與主體繼續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重組義務的計量,在教材第232頁有明確直接的表述,不應失分.

【提示】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四)單選題第10題中有所涉及,5月13日每日一練與此題考察內容相同.

11.下列關于收入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是確認商品銷售收入的必要前提

B.企業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應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

C.企業與其客戶簽訂的合同或協議包括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在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不能區分的情況下,應當全部作為提供勞務處理

D.銷售商品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不能可靠計量的,已收到的價款不應確認為收入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不能夠區分,或雖能區分但不能夠單獨計量的,應當將銷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勞務部分全部作為銷售商品處理.

試題點評:

【提示】本知識點在考前模擬試題(五)多選題第9題中有涉及,雖然兩者題型略有差異,但模擬試題(五)多選題第9題的D選項與本題的D選項幾乎一樣,掌握了模擬試題(五)多選題第9題,考試時這道題想做錯都難.

12.下列關于外幣財務報表折算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資產和負債項目應當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B.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均應采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C.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應當采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采用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進行折算

D.在部分處置境外經營時,應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境外經營相關的全部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當期損益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D,如果企業擁有某境外經營子公司,在上期資產負債表日將該子公司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折算為本幣計量時,其差額計入集團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下"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如果企業處置該境外經營,則這部分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也要轉出,計入當期損益.但如果是部分處置的情況下,應該是按處置比例對應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轉入當期損益.

試題點評:處置境外經營時,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處理, 這屬于今年教材新增內容,如果著重注意一下,也是應掌握的.

【提示】本題目與網校最后的模擬試卷二中多選題第五題考查的知識點類似.

13.甲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告于2010年3月5日對外報出,2010年2月1日,甲公司收到己公司因產品質量原因退回的商品,該商品系2009年12月5日銷售;2010年2月5日,甲公司按照2009年12月份申請通過的方案成功發行公司債券;2010年1月25日,甲公司發現2009年11月20日入賬的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2010年1月5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2009年12月30日發生重大火災,無法償還所欠甲公司2009年貸款.下列事項中,屬于甲公司2009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是(  ).

A.乙公司退貨

B.甲公司發行公司債券

C.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

D.應收丙公司貨款無法收回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報告年度或以前期間所售商品在日后期間退回的,屬于調整事項;選項C是日后期間發現的前期差錯,屬于調整事項;選項D,因為火災是在報告年度2009年發生的,所以屬于調整事項,如果是在日后期間發生的,則屬于非調整事項.

試題點評:本題考查日后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的判斷,屬于基礎性的內容,只要掌握教材列舉的非調整事項,做對是沒有問題的.

【提示】本題目與考前模擬試題五多選題1類似.

14.甲公司為乙公司的母公司.2009年12月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款為1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0萬元,款項已收到;該批商品成本為70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在編制2009年度合并現金流量表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應抵銷的金額為(  )萬元.

A.300

B.700

C.1 000

D.1 170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應抵銷的金額=1 000+170=1 170(萬元).銷售價款和增值稅的款項都已收到,所以抵銷的含稅金額.

試題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母子公司之間內部交易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抵銷處理.屬于教材中的重點章節內容.

【提示】本題目與夢想成真系列應試指南第19章單選題第13題考查的知識點類似.

15.甲社會團體的個人會員每年應交納會費200元,交納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當年未按時交納會費的會員下年度自動失去會員資格.該社會團體共有會員1 000人.至2009年12月31日,800人交納當年會費,150人交納了2009年度至2011年度的會費,50人尚未交納當年會費,該社會團體2009年度應確認的會費收入為(  )元.

A.190 000

B.200 000

C.250 000

D.260 000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會費收入體現在會費收入會計科目中,反映的是當期會費收入的實際發生額.有50人的會費沒有收到,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應確認的會費收入=200×(800+150)=190 000(元).

試題點評:本題主要考察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費收入的核算.

【提示】教材的例題20-13就是會費收入的相關處理,和本題如出一轍.所以掌握好教材的例題,這種題目很容易.

推薦閱讀: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二十一章

推薦閱讀: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二十二章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