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試題練習

2017-09-07 10:04 來源:網友分享
1333
初級職稱備考不停息,2017年初級會計考試預習期已經開始了,大家可以根據舊教材來學習,小編整理了2017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預習題,希望大家打好基礎,為后期考試做好準備。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試題練習

一、多選題

1、根據我國法律制度的規定,法的特征包括( )。

A.強制性

B.規范性

C.利導性

D.國家意志性

2、下列各項中,可以成為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自然人

B.發明專利

C.勞務

D.物質資料

3、下列選項中,屬于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土地

B.礦藏

C.機器

D.發明

4、下列關于法的本質與特征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

B.法是全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

C.法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

D.法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障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5、下列爭議解決方式中,適用于解決平等民事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經濟糾紛的有(  )。

A.仲裁

B.民事訴訟

C.行政復議

D.行政訴訟

6、關于民事訴訟與仲裁法律制度相關內容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民事經濟糾紛實行或裁或審制度

B.民事訴訟與仲裁均實行回避制度

C.民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度,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

D.民事訴訟實行公開審判制度,仲裁不公開進行

7、下列案件中,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 )。

A.公民名譽權糾紛案件

B.企業與銀行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

C.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因稅收征納爭議提起訴訟的案件

D.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勞動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單選題

1、下列爭議中,可以適用《仲裁法》進行仲裁的是(  )。

A.某公司與其職工李某因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B.高某與其弟弟因財產繼承發生的爭議

C.某學校因購買電腦的質量問題與某商場發生的爭議

D.王某因不服某公安局對其作出的罰款決定與該公安局發生的爭議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想要成功,需要大家堅持學習,考前做好充分準備,考生在學習上有任何疑問都可免費咨詢會計學堂的答疑老師。

2、根據仲裁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下列糾紛中可以適用《仲裁法》解決的是(  )。

A.王某和孫某之間的貨物買賣合同糾紛

B.村民老李和小張之間的土地承包合同糾紛

C.劉某和其所任職的甲公司之間因社會保險所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

D.李某和趙某夫妻二人的離婚糾紛

3、 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可以將法律行為劃分為(  )。

A.單方的法律行為和多方的法律行為

B.有償的法律行為和無償的法律行為

C.要式的法律行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D.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

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法律關系主體的是(  )。

A.自然人

B.非法人組織

C.國家

D.精神財富

5、律師王某業余時間發表文章取得稿酬20000元,撰寫起訴書取得報酬5000元,已知稿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王某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為(  )元。

A.2800

B.3040

C.3840

D.4800

【答案解析】

一、多選題

1.【答案】ABCD

2.【答案】BCD

【解析】選項A:屬于法律關系的主體:(2)選項BCD: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選項D)、非物質財富(選項B)、行為(選項C)和人身。

3.【答案】ABC

【解析】(1)選項ABC:屬于法律關系客體中的物;(2)選項D:屬于法律關系客體中的非物質財富。

4.【答案】ACD

【解析】法只能是“統治階級”國家意志的體現.而非全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

5.【答案】AB

【解析】(1)仲裁與民事訴訟適用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2)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適用于不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

6.【答案】ABCD

【解析】選項D: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7.【答案】ABD

【解析】(1)選項C: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因稅收征納爭議提起訴訟的,應當適用行政訴訟程序.(2)選項D:勞動仲裁不同于商事仲裁,但勞動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審理。

二、單選題

1.【答案】C

【解析】(1)選項A:勞動爭議不適用于《仲裁法》; (2)選項B:繼承糾紛不能提請仲裁;(3)選項D:行政爭議不能提請仲裁。

2.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仲裁法》的適用范圍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關于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等糾紛不適用仲裁法。勞動爭議的仲裁以及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不屬于《仲裁法》規定的仲裁范圍。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行為的分類。要式行為,是指必須具備某種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非要式行為,是指無需特定形式或程序即能成立的法律行為。

4.【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關系的主體。選項D精神財富屬于法律關系的客體。

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撰寫辯護詞、起訴書等法律文書的業務,屬于勞務報酬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20000×(1-20%)×20%×(1-30%)+5000×(1-20%)×20%=3040(元)。

更多閱讀】:

>> 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章節練習題匯總

>> 2017年初級經濟法基礎練習題匯總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