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司的經營活動的效率
愛吃蘑菇的小菇涼
于2018-05-07 09:09 發布 ??1978次瀏覽
-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18-05-07 16:30
優化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就是通過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相關信息真實完整的情況下,根據運輸行業的特點,優化資源配置,優化內部管理,降低經營財務風險,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持續發展。
(一) 公司層面的控制
1、 組織架構的控制
結合本企業的實際,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管理層和內部各機構設置、職責權限、人員編制、工作程序和相關要求的制度安排。
2、 制定規劃公司的發展目標
公司在對現實狀況和未來趨勢進行綜合分析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針對運輸行業的特點,提出了“公司圍著車輪轉,車輪圍著鉆井轉,一切圍著效益轉,做強做精專業化運輸”的發展目標。
3、 人力資源的控制
公司調整和優化組織結構,構建有效的管控體系,根據人力資源總體規劃,結合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制定完善年度人力資源制度,規范工作流程,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多種方式選聘人才。
4、 安全、生產的責任控制
公司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操作規范和應急預案,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并制定出臺了運輸作業項點、HSE風險控制規范。建立了嚴格的生產規范流程、井隊搬遷管理辦法和和質量服務考核措施,實現安全清潔生產。
5、 公司文化建設控制
公司培育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建設,打造以運輸主業為核心的企業品牌,培育企業特色的發展遠景、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履行社會責任和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促進企業發展。
(二)業務層面的控制
根據公司運輸行業的性質、特點、規模,規范工程運輸公司經營財務行為,制定出臺了“工程運輸內部控制”制度,綜合運用各種控制手段和方法,針對具體業務和事項實施內部控制。
1、 資金管理活動控制。作為運輸行業,資金量需求量大,為確保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我們按照“量入為出,總量控制,保證重點,均衡支付”的原則進行平衡調整,細化資金管理流程,資金審批管理制度,降低了資金沉淀,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公司將內部控制制度融入到應收款項管理。一是建立客戶信用檔案,規范客戶信用管理。抽調財務、經營、生產等相關部門人員,搜集并整理客戶基礎資料,分系統內、系統外,按債權時間的年限等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和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價,建立客戶信用檔案。二是建立風險預警管理制度,強化應收款項清收責任管理。按每筆應收款項簽訂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限期回收,并對責任人實行風險預警管理,按責任金額的大小與工資獎金責任掛鉤。三是強化日常管理,積極上門催收。通過周通報、月清理,加快清理進度。為公司規范經營建立了應收款項管理的長效機制。
2、 全面預算管理控制。公司全面預算按三級預算控制體系即公司預算、隊部(廠級)部門預算、班組單車預算,以定期預算和零基預算結合,明確編制依據、編制程序、編制方法等內容,確保編制依據合理、程序適當、方法科學,避免預算指標過高或過低,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編制年度全面預算。通過預算的編制、實施加以控制分析,促使企業經營目標更好的“落地”,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
3、 優化成本管理控制。公司針對近幾年來以油材料為主的物料價格不斷上升,人工成本不斷加大,成本攀升已經是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為此公司開展了“深挖內部潛力、細化內部成本節點控制、精細化管理”等主題活動,根據運輸企業成本項目細化為55項成本,成本節點407個控制點,按層級管理細化機關、車隊、車間直至單車費用,建立完善了各項成本的控制目標措施。一是從成本的事后核算反映向成本的事前控制轉,通過事前查看現場、路線規劃,車輛搬遷井隊作業采取聯搬、套搬打交叉等多種方式,大大節約了油材料、過路過橋費等可控成本,提高了車輛的運行效率,縮短了搬遷周期,最高一天搬遷7口井,創同行業歷史先進水平。二是從成本經營性控制向成本的規劃性控制前移。流程再造,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流程,對單井搬遷進行成本預控,到現場預先踩點,派專人對運行公里進行寫實記錄等方式,通過事前的嚴密規劃,更加合理安排資金和各項成本支出。
優化內部控制促進公司不斷提高各項管理水平
通過優化公司內部控制,加強內部管理,公司內部環境得到了改善,運行機制更加合理,各項制度更趨完善,搬遷收入再創歷史新高,職工收入不斷提高,安全生產得到保障,各項經濟指標得到有效實現。
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的日常管理經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武器,對于企業建立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提高經濟效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必須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完善內控制度,從而保障自身的持續經營與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