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老江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稅額抵減與減免稅額是二個概念!附表四填的是直接抵減應交稅款的項目,減免稅,是要申請后免稅的項目。
2018-03-24 16:26:31

你好,當月無銷售收入,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填0
2018-10-15 15:59:48

那這個有出口報關嗎,沒有這個不填寫,
2020-10-09 10:48:25

你好,是的
2017-02-09 06:20:23

你好,
《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填寫說明
(一)本表由享受增值稅減免稅優惠政策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填寫。僅享受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免征增值稅政策或未達起征點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需填報本表,即小規模納稅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主表第12欄“其他免稅銷售額”“本期數”和第16欄“本期應納稅額減征額”“本期數”均無數據時,不需填報本表。
(二)“稅款所屬時間”“納稅人名稱”的填寫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主表(以下簡稱主表)。
(三)“一、減稅項目”由本期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稅收規定享受減征(包含稅額式減征、稅率式減征)增值稅優惠的納稅人填寫。
1.“減稅性質代碼及名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減免性質及分類表》所列減免性質代碼、項目名稱填寫。同時有多個減征項目的,應分別填寫。
2.第1列“期初余額”:填寫應納稅額減征項目上期“期末余額”,為對應項目上期應抵減而不足抵減的余額。
3.第2列“本期發生額”:填寫本期發生的按照規定準予抵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金額。
4.第3列“本期應抵減稅額”:填寫本期應抵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金額。本列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寫。
5.第4列“本期實際抵減稅額”:填寫本期實際抵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金額。本列各行≤第3列對應各行。
一般納稅人填寫時,第1行“合計”本列數=主表第23行“一般項目”列“本月數”。
小規模納稅人填寫時,第1行“合計”本列數=主表第16行“本期應納稅額減征額”“本期數”。
6.第5列“期末余額”: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寫。
(四)“二、免稅項目”由本期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稅收規定免征增值稅的納稅人填寫。僅享受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或未達起征點的小規模納稅人不需填寫,即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主表第12欄“其他免稅銷售額”“本期數”無數據時,不需填寫本欄。
1.“免稅性質代碼及名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減免性質及分類表》所列減免性質代碼、項目名稱填寫。同時有多個免稅項目的,應分別填寫。
2.“出口免稅”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出口免征增值稅的銷售額,但不包括適用免、抵、退稅辦法出口的銷售額。小規模納稅人不填寫本欄。
3.第1列“免征增值稅項目銷售額”:填寫納稅人免稅項目的銷售額。免稅銷售額按照有關規定允許從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價款的,應填寫扣除之前的銷售額。
一般納稅人填寫時,本列“合計”等于主表第8行“一般項目”列“本月數”。
小規模納稅人填寫時,本列“合計”等于主表第12行“其他免稅銷售額”“本期數”。
4.第2列“免稅銷售額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免稅銷售額按照有關規定允許從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價款的,據實填寫扣除金額;無扣除項目的,本列填寫“0”。
5.第3列“扣除后免稅銷售額”: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寫。
6.第4列“免稅銷售額對應的進項稅額”:本期用于增值稅免稅項目的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不填寫本列,一般納稅人按下列情況填寫:
(1)納稅人兼營應稅和免稅項目的,按當期免稅銷售額對應的進項稅額填寫;
(2)納稅人本期銷售收入全部為免稅項目,且當期取得合法扣稅憑證的,按當期取得的合法扣稅憑證注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填寫;
(3)當期未取得合法扣稅憑證的,納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計算免稅項目對應的進項稅額;無法計算的,本欄次填“0”。
7.第5列“免稅額”: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分別按下列公式計算填寫,且本列各行數應大于或等于0。
一般納稅人公式:第5列“免稅額”≤第3列“扣除后免稅銷售額”×適用稅率-第4列“免稅銷售額對應的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公式:第5列“免稅額”=第3列“扣除后免稅銷售額”×征收率。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明細)填寫說明
(一)本表由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有扣除項目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納稅人填寫。其他納稅人不填寫。
(二)“稅款所屬時間”“納稅人名稱”的填寫同主表。
(三)第1列“本期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價稅合計額(免稅銷售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屬于征稅項目的,填寫扣除之前的本期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價稅合計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屬于免抵退稅或免稅項目的,填寫扣除之前的本期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免稅銷售額。本列各行次等于《附列資料(一)》第11列對應行次,其中本列第3行和第4行之和等于《附列資料(一)》第11列第5欄。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納稅人,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按規定匯總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分支機構,本列各行次之和等于《附列資料(一)》第11列第13a、13b行之和。
(四)第2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期初余額”:填寫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上期期末結存的金額,試點實施之日的稅款所屬期填寫“0”。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附列資料(三)》第6列對應行次。
本列第4行“6%稅率的金融商品轉讓項目”“期初余額”年初首期填報時應填“0”。
(五)第3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發生額”:填寫本期取得的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金額。
(六)第4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應扣除金額”:填寫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應扣除的金額。
本列各行次=第2列對應各行次 第3列對應各行次
(七)第5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填寫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的金額。
本列各行次≤第4列對應各行次且本列各行次≤第1列對應各行次。
(八)第6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期末余額”:填寫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期末結存的金額。
本列各行次=第4列對應各行次-第5列對應各行次
2020-02-24 15:28:57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