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審計:老師,您好,請問樣本代表性是怎么與 錯報發生率相關的?老師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yi平
于2023-04-19 12:19 發布 ??1072次瀏覽
- 送心意
何萍香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23-04-19 12:27
你好,
比如說實施細節測試,其中有一個樣本的錯報是由于舞弊所導致的(表示的是其特定性質),但是實際上該行為只發生了這一次,那么其發生率是非常低的(說明發生率極低),其并不能代表總體的結論(要看樣本的錯誤的發生頻率是不是與總體情況保持一致),所以才說樣本的代表性通常只與錯報的發生率而非錯報的特定性質相關。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
比如說實施細節測試,其中有一個樣本的錯報是由于舞弊所導致的(表示的是其特定性質),但是實際上該行為只發生了這一次,那么其發生率是非常低的(說明發生率極低),其并不能代表總體的結論(要看樣本的錯誤的發生頻率是不是與總體情況保持一致),所以才說樣本的代表性通常只與錯報的發生率而非錯報的特定性質相關。
2023-04-19 12:27:51

總體變異性是指總體的某一特征在各項目之間的差異程度。分層可以降低每一層中項目的變異性,從而在抽樣風險沒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減小樣本規模。 比如抽查小學生身高,有兩種抽樣方法,一種是以全體小學生為總體進行抽樣,另一種是按照六個年級分層進行抽樣,顯然,后一種方法降低了差異程度,可以在減少樣本規模
2023-02-10 12:29:31

你好,比如說實施細節測試,其中有一個樣本的錯報是由于舞弊所導致的(表示的是其特定性質),但是實際上該行為只發生了這一次,那么其發生率是非常低的(說明發生率極低),其并不能代表總體的結論(要看樣本的錯誤的發生頻率是不是與總體情況保持一致),所以才說樣本的代表性通常只與錯報的發生率而非錯報的特定性質相關。
2020-05-17 11:24:39

統計抽樣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利用隨機方法選擇樣本
(2)依據概率論推斷總體。
不同時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均屬于非統計抽樣。
一、相同點
1、都是通過樣本中發現的錯報或偏差率推斷總體的特征。
2、運用得當都可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這也就是導讀中提到的非統計抽樣運用好了一樣能達到與統計抽樣相同的效果)
3、通過擴大樣本量來降低抽樣風險。
二、不同點
1、統計抽樣可以量化風險,而非統計抽樣不能量化風險,只能通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定性評價。
2、選取樣本的方法不同。統計抽樣只能采用隨機數表法和系統選樣法選取樣本(都是隨機,總體中每個抽樣單元在被抽取時不但都有機會被選中,而且機會均等),而非統計除了可以采用上述兩種選取樣本方法外還可以采用隨意選樣。
3、推斷總體結論不同。
(1)統計抽樣
①屬性抽樣
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可以接受;如果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不能接受,從而說明樣本結果不支持計劃評估的控制有效性,則應擴大樣本規模,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如果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則要謹慎做決定,考慮是否需要擴大樣本量。
②變量抽樣
如果總體錯報上限不小于可容忍錯報,不接受總體;如果總體錯報上限低于可容忍錯報,接受總體。
(2)非統計抽樣
非統計抽樣由于不能量化風險,故它要比統計抽樣謹慎很多。
①屬性抽樣
如果樣本偏差率不低于或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總體;如果樣本偏差率與可容忍偏差率之間的差異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考慮擴大樣本規模,進一步收集證據;如果樣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接受總體。
②變量抽樣
總體錯報點估計不低于、低于但接近可容忍錯報,不接受總體;如果總體錯報點估計雖小于可容忍錯報,但差距既不很小又不很大,考慮擴大細節測試范圍,獲取進一步證據后再謹慎決策;如果總體錯報點估計遠遠小于可容忍錯報,接受總體。
2020-05-26 07:58:42

你好
這個其他信息是跟財務數據無關,但是又跟審計報告密切相關的信息
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家公司,有確切的合同,說是未來要跟蘋果合作,成為他的供應商。這個跟財務數據就沒有關系了,但是財務報表使用者知道這個信息,就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公司了
2023-05-24 21:30:30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