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22-07-27 10:2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
經營收入減去經營支出
經營性收入=銷售取得的收入(銷售商品或勞務的收入)和 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收入(補貼、利息等);
經營性支出=購買商品的、工資、稅金及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支出;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出的現金-支付的各項稅費%2B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2B收到的各項稅費返還-支付各項稅費。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2B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2B固定資產折舊%2B無形資產攤銷%2B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初數-期末數)%2B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2B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2B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2B固定資產報廢損失(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2B財務費用(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2B投資損失(減:收益)%2B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2B存貨的減少(減:增加)%2B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2B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2020-09-28 11:33:24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總額×100%
2019-12-27 11:24:48

你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
2020-11-17 10:23:49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期末流動負債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是要看現金流量表里面的
2020-03-21 15:32:58

你好!
下面是計算現金流量的公式
(1)確定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1+17%)+利潤表中其他業務收入+(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
=(應收補貼款期初余額-應收補貼款期末余額)+補貼收入+所得稅本期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業務收入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收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相關明細本期貸方發生額+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體操作中,由于是根據兩大主表和部分明細賬簿編制現金流量表,數據很難精確,該項目留到最后倒擠填列,計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公式二)
=補充資料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4+5+6+7) }
公式二倒擠產生的數據,與公式一計算的結果懸殊不會太大。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存貨期末余額-存貨期初余額)〕×(1+17%)+其他業務支出(剔除稅金)+(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應付票據期末余額)+(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應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應付工資”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應付福利費”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管理費用中“養老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成本及制造費用明細表中的“勞動保護費”
6.支付的各項稅費
=“應交稅金”各明細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應交款”各明細賬戶借方數+“管理費用”中“稅金”本期借方發生額累計數+“其他業務支出”中有關稅金項目
即: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金和附加稅,不包括進項稅。
7.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營業外支出(剔除固定資產處置損失)+管理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折舊、壞賬準備或壞賬損失、列入的各項稅金等)+營業費用、成本及制造費用(剔除工資、福利費、勞動保險金、待業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其他應收款本期借方發生額+其他應付款
(5)確定補充資料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凈利潤
該項目根據利潤表凈利潤數填列。
2、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本期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發生額累計數
注:直接核銷的壞賬損失,不計入。
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制造費用中折舊+管理費用中折舊
或:=累計折舊期末數-累計折舊期初數
注:未考慮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而減少的折舊。
4、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期初數-期末數)
或=無形資產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注:未考慮因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減少。
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
或=長期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累計數
6、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
=待攤費用期初數-待攤費用期末數
7、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數-預提費用期初數
8、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或收入)明細賬分析填列。
9、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清理及營業外支出明細賬分析填列。
10、財務費用
=利息支出-應收票據的貼現利息
11、投資損失(減:收益)
=投資收益(借方余額正號填列,貸方余額負號填列)
12、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
=遞延稅款(期末數-期初數)
13、存貨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期初數-期末數)
注:未考慮存貨對外投資的減少。
14、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
=應收賬款(期初數-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期末數)+其他應收款(期初數-期末數)+待攤費用(期初數-期末數)-壞賬準備期末余額
15、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
=應付賬款(期末數-期初數)+預收賬款(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期初數)+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應交稅金(期末數-期初數)+其他應交款(期末數-期初數)。
2019-08-28 09:00:58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Qi° 追問
2022-07-27 10:28
樸老師 解答
2022-07-27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