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企業各年的賬務處理 年份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 2015220000230000 2016150000135000 2017240000246000 2018240000210000 2019180000170000
學堂用戶xsmeyj
于2022-05-05 14:49 發布 ??837次瀏覽
- 送心意
李霞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22-05-05 14:52
同學,你好!
2015年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未跌價,計提金額為0
2016年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
跌價金額=150000-135000=15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15000-0=15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15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15000
2017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未跌價。
本期應計提跌價=0-15000=-15000
借:存貨跌價準備15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15000
2018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跌價金額=240000-210000=30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30000-0=30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3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30000
2019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跌價金額=180000-170000=10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10000-30000=-20000
相關問題討論

同學,你好!
2015年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未跌價,計提金額為0
2016年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
跌價金額=150000-135000=15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15000-0=15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15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15000
2017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未跌價。
本期應計提跌價=0-15000=-15000
借:存貨跌價準備15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15000
2018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跌價金額=240000-210000=30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30000-0=30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3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30000
2019年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跌價金額=180000-170000=10000
本期應計提跌價=10000-30000=-20000
2022-05-05 14:52:21

你好,100和30都是售價,不等同于實際成本,實際成本是你購進這兩樣東西時候的成本。賬務處理上要分別作為兩個商品確認收入,把實際的100收款進行分攤,其中商品收入=100*100/(100%2B30);贈品收入=100*30/(100%2B30)
借:銀行存款 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商品 100*100/(100%2B30)
主營業務收入-贈品 100*30/(100%2B30)
同時按照進貨成本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020-09-11 11:06:04

你好 意思多暫估了。 那這部分產品銷售了嗎
2020-04-02 15:45:20

你好,就是對采購的材料采取的不同核算方法
計劃成本法下存在差異,領用的時候需要分攤差異
實際成本就不存在分攤的問題
2016-09-07 15:51:28

如果公司預付款項的金額大于最終應支付的金額,則需作相反會計分錄。這是什么意思?能舉例說明嗎?
2015-10-11 15:33:51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