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文化稅表為什么表里還有去年申報數.那今年用清除嗎
認真的招牌
于2022-04-10 08:15 發布 ??349次瀏覽
- 送心意
答疑蘇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這個是不用清除的,已經申報了就可以了。
2022-04-10 08:18:07

看下填寫說明
(六)第1欄“應征收入”:反映繳納人本期按規定應征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收入。按規定可以減除相關價款的,本欄填寫減除之前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七)第2欄“免征收入”:反映繳納人本期按規定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的收入。按規定可以減除相關價款的,本欄填寫減除之前的全部含稅價款和價外費用。“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八)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反映本期期初減除項目的金額,為上期本表第7欄“減除項目期末余額”。
(九)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反映繳納人本期發生的按規定可以從計費收入中減除的相關價款,等于文化事業建設費申報表附列資料《應稅服務減除項目清單》的“合計”項。“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第5欄“應征收入減除額”:反映本期從應征收入中實際減除的價款數額。若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第1欄“應征收入”,則第5欄“應征收入減除額”=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若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第1欄“應征收入”,則第5欄“應征收入減除額”=第1欄“應征收入”。“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一)第6欄“免征收入減除額”:反映本期從免征收入中實際減除的價款數額。若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第2欄“免征收入”,則第6欄“免征收入減除額”=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若第3欄“減除項目期初金額”+第4欄“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第2欄“免征收入”,則第6欄“免征收入減除額”=第2欄“免征收入”。“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二)第7欄“減除項目期末余額”:反映本期期末尚未減除的項目金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本年累計”欄數據,與“本月(期)”數相同。
(十三)第8欄“計費銷售額”:反映計算文化事業建設費的銷售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四)第10欄“應繳費額”:反映本期應繳文化事業建設費金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五)第11欄“期初未繳費額”:反映本期期初欠繳費額、應繳未繳上期費額的合計數,等于上期本表第16欄“期末未繳費額”。
(十六)第12欄“本期已繳費額”:反映本期已繳上期費額、已繳欠繳費額、已預繳本期費額的合計數,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其中,“本期預繳費額”填寫本期已預繳的本期應繳費額;“本期繳納上期費額”填寫本期繳納的上期應繳未繳費額;“本期繳納欠費額”填寫本期繳納的以前各期形成的欠費額。“本年累計”欄數據,為年度內各月(期)數之和。
(十七)第16欄“期末未繳費額”:反映本期期末應繳未繳費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其中,“欠繳費額”反映已形成的欠費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本年累計”欄數據,與“本月(期)數”相同。
(十八)第18欄“本期應補(退)費額”:反映本期應繳費額中應補繳或應退回的數額,按表中公式計算填列。
(十九)第19欄“本期檢查已補繳費額”:反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已補繳的費額。
2019-04-15 09:45:18

你好,同學。在電子稅務局里面申報。
按廣告收入申報
2019-10-22 20:53:32

這個是不需要申報文化事業建設稅。
2022-04-09 14:55:22

你好;? 電子稅務局里面? -? 我要辦稅-申報繳納里面去報的 -? ? ?按廣告收入 減去成本 的差異金額 *3%計算的。? 如果你是 廣告公司的? ?
2022-04-13 18:26:54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