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2月10日,收到甲公司貨物結算單,其中材料價款5萬元,增值稅0.85萬元,材料已驗收入庫,欠下的貨款已12月11日轉賬結清。
答: 借原材料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0.85 貸應付賬款5.85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某企業從外采購原材料一批,發票賬單等結算憑證已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材料價款30000元,增值稅3 900元,貨款用匯兌結算方式結算算,材料尚未到達。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答: 您好,1、購入原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30000(材料采購在計劃成本表示的是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是計劃成本計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900 貸:銀行存款 33900 2、原材料入庫時 借:在途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可借可貸)(材料成本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間的差額。實際成本大于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于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材料成本差異借方是超支)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1.購進材料,已驗收入庫,結算憑證至月末仍未到貨款尚未支付,該批材料暫估價為1800002.材料結算憑證在7月初到并付款根據結算憑證,該批材料價款為175000,增值稅22750供貨方墊付外地運雜費15000,其中運費10000
答: 借原材料180000 貸應付賬款180000 借應付賬款180000 貸原材料180000 借原材料175000%2B15000 應交稅費22750 貸銀行存款


虛幻的獵豹 追問
2021-12-18 20:32
虛幻的獵豹 追問
2021-12-18 20:35
朱立老師 解答
2021-12-18 20:36
虛幻的獵豹 追問
2021-12-18 20:37
朱立老師 解答
2021-12-18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