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办公室出轨上司hd院线,三十熟女,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送心意

maize老師

职称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

2020-07-28 15:21

二、具體政策

  (一)增值稅

  養老機構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免征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符合免稅條件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及政府部門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三)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行政事業性收費及電、水、氣、熱價格

  1.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征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養老機構安裝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免收一次性接入費,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按當地居民用戶終端收費標準減半收取,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加大優惠力度。

  2.外資營利性養老機構減半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或減半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包括:國土資源部門收取的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耕地開墾費、土地登記費,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收取的房屋登記費、白蟻防治費,人防部門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等涉及養老機構建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外資養老機構安裝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免收一次性接入費,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按當地居民用戶終端收費標準減半收取,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加大優惠力度。

  (五)金融支持政策

  1.各地要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投入,落實中央關于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養老服務規定,體育彩票公益金要為本地區老年人配備健身器材。要通過貸款貼息、直接融資補貼、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辦法,讓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積極爭取國債投資等資金,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項目。各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養老機構的信貸支持,優先安排貸款資金,拓寬信貸資金抵押擔保物范圍,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適當給予利率優惠。創新養老服務信貸產品,支持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資產抵押貸款和優質企業信用貸款。支持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鼓勵慈善捐贈資金投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2.支持和鼓勵建立養老產業專項引導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3.鼓勵社會資本采取建立基金、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參與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鼓勵大型養老社區、批量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醫養結合項目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爭取開發性金融支持。探索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非公益資產發放抵(質)押貸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養老服務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滿足養老服務機構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廣養老服務類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發展模式,鼓勵、支持社會資本發揮專業化優勢,運用多種運作模式,參與醫養結合類、社區居家服務類養老服務項目的合作建設、管理運營。加強中小企業的培育、篩選和儲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養老服務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融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探索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為非上市養老服務企業提供股份轉讓渠道。

  4.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鼓勵和支持商業銀行對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業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鼓勵商業銀行開發符合養老機構運行模式特點的信貸產品,探索向產權明晰的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發放資產(設施)抵押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探索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非公益資產發放抵(質)押貸款,探索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支持發放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的養老服務業貸款。

  5.對于缺乏融資經驗的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主動與其對接,提供優質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部分養老產業項目周期長、盈利水平低等特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研究開發適應老年人的養老金收付服務需求的結算產品和理財產品;鼓勵試點開展“江蘇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建設,積極提供適合老年人群需求的各類金融服務;支持境外資本投資我省養老服務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好配套人民幣結算服務。

  6.凡符合政策條件的人員興辦的或當年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幸福院和小型托老所,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并享受城鄉居民創業貸款有關優惠政策。

  7.要通過貸款貼息、直接融資補貼、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辦法,讓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積極爭取國債投資等資金,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項目。探索運用銀行專項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業項目和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對支持小型、微型養老服務業力度較大且滿足相關條件的金融機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在再貼現、再貸款等工具使用方面給予傾斜。

  8.支持保險資金通過全資、股權合作、股權投資、投資信托基金、發行類不動產投資基金產品等模式,全面參與我省重點養老服務工程建設,促進保險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鼓勵地方政府對保險機構參與投資養老機構簡化各項審批手續,并提供土地、稅收等多方面政策優惠。努力提高保險產品與養老服務業的結合度。鼓勵各地按照機構投保、保險公司運作、政府支持的原則,建立養老機構責任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投保責任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險,有條件的地區要給予一定補貼。支持保險機構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為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養老保障。探索開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老年人護理保險和對失獨老人保障的新模式,推動獨生子女家庭保障計劃,大力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六)政府補貼政策

  1.對認定為“省級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省級養老服務業綜合發展示范基地”和“省級養老服務業創新示范企業”的,由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優先支持養老服務業企業品牌和標準化建設,對列入省服務業標準化計劃的項目,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馳名商標的養老服務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2.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張和100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其投資項目分別列入縣、設區市和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優先落實各項優惠和支持政策,除按規定給予補貼外,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養老服務用地優惠政策

  一、政策依據

  1.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

  2.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十三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6〕99號)

  4.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5.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蘇民福〔2017〕4號)

  二、具體政策

  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閑置的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等場所適宜用于養老服務的,優先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

  2.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將其閑置用房整合改造用于養老服務的,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3.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的規定,依法辦理有關用地手續,優先保障供應。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張和100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其投資項目可分別列入縣、設區市和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鼓勵利用閑置的廠房、倉儲用房、學校、辦公樓等存量房產和土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支持農村使用村級建設留用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嚴禁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改變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搞房地產開發。

  4.積極探索以租賃或先租后讓方式保障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土地需求,降低養老機構建設成本。鼓勵以配建方式建設養老設施。利用現有空閑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經規劃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5年以內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土地使用性質也可暫不做變更。

  5.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按照2020年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總數40‰的目標,預留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利用閑置資源發展養老服務,有關部門應依據規劃按程序調整其土地使用性質。鼓勵社會力量對閑置的醫院、學校、企業廠房、商業設施、農村集體房屋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后用于養老服務。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涉及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或轉讓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補繳土地出讓金(租金),辦理協議出讓或租賃手續。企事業單位、個人對城鎮現有閑置的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進行改造和利用,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經有關部門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5年內土地使用性質可暫不作變更。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可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在養老服務領域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的項目,可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建設。

  6.經主管部門、產權單位(個人)同意后,可由政府購置、置換、租賃、收回,整合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由政府直接運營或以招投標方式提供給社會力量運營。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

  7.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依法實行出讓、租賃等有償使用方式;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出讓。

  8.改造利用現有閑置廠房、社區用房等興辦養老服務設施,符合《劃撥用地目錄》且連續經營一年以上的,五年內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土地使用性質也可暫不作變更。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增加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

  9.城市經濟型酒店等非民用房轉型成養老服務設施的,報民政、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備案。五年內可暫不辦理土地和房產功能變更手續,滿五年后繼續用于養老服務設施的,可由產權人按有關規定辦理使用功能變更手續。

  1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盤活本集體存量建設用地,為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以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建設用地。

  11.鼓勵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各類機構,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通過規范方式轉向養老服務業。可探索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組建社會化養老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性機構。支持各地利用現有培訓療養服務設施場地,以多種方式提供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政策

  一、政策依據

  1.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

  2.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3.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4.關于加強對外合作交流鼓勵外資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蘇民福〔2015〕11號)

  二、具體政策

  1.對在本省連續從事養老護理崗位工作滿五年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由縣級以上地方財政給予一次性入職獎勵。

  2.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執業資格、注冊考核制度。社會辦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在技術職稱評定、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與公辦養老機構享受同等機遇。各地可根據職稱、從業年限等因素,對從事養老服務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一定補助,具體標準由各地制定。建立社會工作人才引入機制,在養老服務業中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3.引導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加快培養老年服務管理、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營養調配、心理咨詢等專業人才,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依托院校、養老機構和醫院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各地要積極支持引導養老護理員參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對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在養老機構護理崗位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補貼。

  4.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增設老年服務管理、社會工作、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營養配餐、心理咨詢等涉老專業學科點。對養老護理專業的在校學生,給予專業學習相關政策扶持。將符合條件的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納入現行就業和就業政策扶持范圍。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

  5.鼓勵各地制定養老護理員(非事業編制)特殊崗位津貼政策,根據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年限、職業資格等因素按月發放崗位津貼。養老護理員和養老服務人員應當納入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和城市積分、準入落戶政策范圍。

  6.鼓勵各地每年有計劃組織養老護理員赴境外學習交流。

智慧養老政策

  一、政策依據

  1.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2.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十三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6〕99號)

  3.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二、具體政策

  1.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互聯網技術,整合人口管理系統等信息資源,建立省、市、縣(市、區)和街道(鄉鎮)互通互聯的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以“智慧社區”建設為依托,利用現代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創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建設基層養老信息服務平臺,開發老年家庭醫療監測和傳感系統,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生活、醫療保健、代購代繳、緊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務。

  2.以“一鍵化、一體化、綜合化”為目標,提升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軟硬件建設水平,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范圍。依托養老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家政預約、醫療保健、商品代購、信息提示、緊急救助等線上、線下服務資源,建立老年人、家庭成員、街道社區和各類服務機構的多方聯動機制,不斷充實“互聯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內涵。加快推行“虛擬養老院”和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努力構建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為重點的信息支持系統。到2020年底,全面實現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多級互通互聯和全天候、全方位覆蓋。http://www.shui5.cn/article/59/127776.html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企業問他的養老 工傷 失業 免交,小規模現在稅率是1%
2020-03-26 12:57:11
二、具體政策   (一)增值稅   養老機構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免征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符合免稅條件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及政府部門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三)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行政事業性收費及電、水、氣、熱價格   1.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征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征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養老機構安裝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免收一次性接入費,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按當地居民用戶終端收費標準減半收取,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加大優惠力度。   2.外資營利性養老機構減半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或減半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包括:國土資源部門收取的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耕地開墾費、土地登記費,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收取的房屋登記費、白蟻防治費,人防部門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等涉及養老機構建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外資養老機構安裝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免收一次性接入費,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按當地居民用戶終端收費標準減半收取,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加大優惠力度。   (五)金融支持政策   1.各地要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投入,落實中央關于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養老服務規定,體育彩票公益金要為本地區老年人配備健身器材。要通過貸款貼息、直接融資補貼、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辦法,讓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積極爭取國債投資等資金,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項目。各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養老機構的信貸支持,優先安排貸款資金,拓寬信貸資金抵押擔保物范圍,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適當給予利率優惠。創新養老服務信貸產品,支持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資產抵押貸款和優質企業信用貸款。支持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鼓勵慈善捐贈資金投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2.支持和鼓勵建立養老產業專項引導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3.鼓勵社會資本采取建立基金、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參與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鼓勵大型養老社區、批量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醫養結合項目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爭取開發性金融支持。探索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非公益資產發放抵(質)押貸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養老服務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和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滿足養老服務機構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廣養老服務類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發展模式,鼓勵、支持社會資本發揮專業化優勢,運用多種運作模式,參與醫養結合類、社區居家服務類養老服務項目的合作建設、管理運營。加強中小企業的培育、篩選和儲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養老服務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融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探索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為非上市養老服務企業提供股份轉讓渠道。   4.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鼓勵和支持商業銀行對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業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鼓勵商業銀行開發符合養老機構運行模式特點的信貸產品,探索向產權明晰的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發放資產(設施)抵押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探索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非公益資產發放抵(質)押貸款,探索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支持發放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的養老服務業貸款。   5.對于缺乏融資經驗的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主動與其對接,提供優質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部分養老產業項目周期長、盈利水平低等特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研究開發適應老年人的養老金收付服務需求的結算產品和理財產品;鼓勵試點開展“江蘇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建設,積極提供適合老年人群需求的各類金融服務;支持境外資本投資我省養老服務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好配套人民幣結算服務。   6.凡符合政策條件的人員興辦的或當年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幸福院和小型托老所,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并享受城鄉居民創業貸款有關優惠政策。   7.要通過貸款貼息、直接融資補貼、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等辦法,讓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養老服務業。積極爭取國債投資等資金,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項目。探索運用銀行專項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業項目和企業貸款給予風險補償。對支持小型、微型養老服務業力度較大且滿足相關條件的金融機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在再貼現、再貸款等工具使用方面給予傾斜。   8.支持保險資金通過全資、股權合作、股權投資、投資信托基金、發行類不動產投資基金產品等模式,全面參與我省重點養老服務工程建設,促進保險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鼓勵地方政府對保險機構參與投資養老機構簡化各項審批手續,并提供土地、稅收等多方面政策優惠。努力提高保險產品與養老服務業的結合度。鼓勵各地按照機構投保、保險公司運作、政府支持的原則,建立養老機構責任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投保責任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險,有條件的地區要給予一定補貼。支持保險機構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為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養老保障。探索開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老年人護理保險和對失獨老人保障的新模式,推動獨生子女家庭保障計劃,大力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六)政府補貼政策   1.對認定為“省級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省級養老服務業綜合發展示范基地”和“省級養老服務業創新示范企業”的,由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優先支持養老服務業企業品牌和標準化建設,對列入省服務業標準化計劃的項目,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馳名商標的養老服務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2.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張和100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其投資項目分別列入縣、設區市和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優先落實各項優惠和支持政策,除按規定給予補貼外,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養老服務用地優惠政策   一、政策依據   1.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   2.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十三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6〕99號)   4.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5.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蘇民福〔2017〕4號)   二、具體政策   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閑置的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等場所適宜用于養老服務的,優先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   2.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將其閑置用房整合改造用于養老服務的,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3.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的規定,依法辦理有關用地手續,優先保障供應。對社會力量提供的床位數在200張、500張和1000張以上的養老服務,其投資項目可分別列入縣、設區市和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優先給予用地保障。鼓勵利用閑置的廠房、倉儲用房、學校、辦公樓等存量房產和土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支持農村使用村級建設留用地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嚴禁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改變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搞房地產開發。   4.積極探索以租賃或先租后讓方式保障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土地需求,降低養老機構建設成本。鼓勵以配建方式建設養老設施。利用現有空閑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經規劃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5年以內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土地使用性質也可暫不做變更。   5.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按照2020年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總數40‰的目標,預留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利用閑置資源發展養老服務,有關部門應依據規劃按程序調整其土地使用性質。鼓勵社會力量對閑置的醫院、學校、企業廠房、商業設施、農村集體房屋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后用于養老服務。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涉及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或轉讓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補繳土地出讓金(租金),辦理協議出讓或租賃手續。企事業單位、個人對城鎮現有閑置的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進行改造和利用,舉辦養老服務機構,經有關部門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1年以上的,5年內土地使用性質可暫不作變更。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可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在養老服務領域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的項目,可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建設。   6.經主管部門、產權單位(個人)同意后,可由政府購置、置換、租賃、收回,整合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由政府直接運營或以招投標方式提供給社會力量運營。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   7.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依法實行出讓、租賃等有償使用方式;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出讓。   8.改造利用現有閑置廠房、社區用房等興辦養老服務設施,符合《劃撥用地目錄》且連續經營一年以上的,五年內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土地使用性質也可暫不作變更。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增加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   9.城市經濟型酒店等非民用房轉型成養老服務設施的,報民政、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備案。五年內可暫不辦理土地和房產功能變更手續,滿五年后繼續用于養老服務設施的,可由產權人按有關規定辦理使用功能變更手續。   1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盤活本集體存量建設用地,為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以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建設用地。   11.鼓勵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各類機構,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通過規范方式轉向養老服務業。可探索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組建社會化養老服務企業或非營利性機構。支持各地利用現有培訓療養服務設施場地,以多種方式提供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政策   一、政策依據   1.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   2.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3.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4.關于加強對外合作交流鼓勵外資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蘇民福〔2015〕11號)   二、具體政策   1.對在本省連續從事養老護理崗位工作滿五年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由縣級以上地方財政給予一次性入職獎勵。   2.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執業資格、注冊考核制度。社會辦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企業在技術職稱評定、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與公辦養老機構享受同等機遇。各地可根據職稱、從業年限等因素,對從事養老服務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一定補助,具體標準由各地制定。建立社會工作人才引入機制,在養老服務業中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3.引導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加快培養老年服務管理、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營養調配、心理咨詢等專業人才,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依托院校、養老機構和醫院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各地要積極支持引導養老護理員參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對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后,在養老機構護理崗位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補貼。   4.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增設老年服務管理、社會工作、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營養配餐、心理咨詢等涉老專業學科點。對養老護理專業的在校學生,給予專業學習相關政策扶持。將符合條件的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納入現行就業和就業政策扶持范圍。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   5.鼓勵各地制定養老護理員(非事業編制)特殊崗位津貼政策,根據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年限、職業資格等因素按月發放崗位津貼。養老護理員和養老服務人員應當納入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和城市積分、準入落戶政策范圍。   6.鼓勵各地每年有計劃組織養老護理員赴境外學習交流。 智慧養老政策   一、政策依據   1.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39號)   2.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十三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6〕99號)   3.省政府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7〕121號)   二、具體政策   1.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互聯網技術,整合人口管理系統等信息資源,建立省、市、縣(市、區)和街道(鄉鎮)互通互聯的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以“智慧社區”建設為依托,利用現代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創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老年電子商務,建設基層養老信息服務平臺,開發老年家庭醫療監測和傳感系統,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生活、醫療保健、代購代繳、緊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務。   2.以“一鍵化、一體化、綜合化”為目標,提升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的軟硬件建設水平,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范圍。依托養老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家政預約、醫療保健、商品代購、信息提示、緊急救助等線上、線下服務資源,建立老年人、家庭成員、街道社區和各類服務機構的多方聯動機制,不斷充實“互聯網%2B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內涵。加快推行“虛擬養老院”和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努力構建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為重點的信息支持系統。到2020年底,全面實現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多級互通互聯和全天候、全方位覆蓋。http://www.shui5.cn/article/59/127776.html
2020-07-28 15:21:27
您好 駕校是屬于服務型企業 現在是季營業收入不超過10免附加稅 符合小微應納稅所得額減半 稅率20% 其他優惠可以咨詢一下你當地 稅局
2018-12-07 12:48:23
你好 比如現在 小規模月不超過10萬季度不超過30萬 免增值稅的 ; 小規模附加稅和印花稅等減半征收 ;小微企業的話滿足可以按5%或者10%繳納企業所得稅扥
2019-12-17 10:40:05
你好,這個是屬于不動產租賃服務
2020-09-14 18:15: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壶关县| 个旧市| 多伦县| 广水市| 台南县| 额敏县| 吕梁市| 普兰县| 双江| 钟山县| 新民市| 鸡东县| 庆阳市| 永靖县| 文安县| 塔河县| 博白县| 安国市| 抚州市| 师宗县| 曲周县| 略阳县| 涞源县| 龙里县| 中山市| 九龙城区| 巧家县| 镶黄旗| 台东市| 新丰县| 牡丹江市| 黎川县| 昌都县| 措勤县| 治县。| 临朐县| 湖州市| 湘潭县| 习水县|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