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我國家采取了什么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怕孤單的藍天
于2020-07-13 14:23 发布 3386次浏览
- 送心意
笛老師
职称: 初級會計師
2020-07-13 15:15
同學你好,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政策,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二者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必須準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而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國家對社會資金供求的調節應盡可能避免行政干預,而應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加以引導,當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時,財政政策就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帶動作用.同時,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不僅是財政政策調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為中央銀行發展債券市場開展貨幣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必要條件,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
我國目前貨幣投放最具有調節余地的渠道,一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貨幣投放最主要的一條渠道;二是各類銀行購買國債并通過財政開支向社會投放貨幣.其它渠道投放貨幣的伸縮余地都是有限的.這里,財政增加向銀行發放國債,就意味著銀行增加貨幣投放(因而也會形成財政投放的乘數效應);財政兌付向銀行發放的國債,就意味著銀行減少貨幣投放(增加貨幣回籠).也就是說,財政收支不僅也體現為社會貨幣的收付,體現為社會貨幣的再分配,而且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就是調整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渠道.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的重要表現.
一般來講,社會貨幣總量就是以貨幣表示的社會購買力總額,即社會總需求,但從某一時間段看,社會貨幣總額中總會有一部分脫離社會生產流通領域而沉淀下來,并不形成當期實際的購買力.因此,社會貨幣總量又可以劃分為“流通貨幣量”和“沉淀貨幣量”兩部分.真正影響一定時期社會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會貨幣總量,而主要是流通貨幣量.當然,流通貨幣量的變動與貨幣總量的變動是有密切關系的.
從貨幣政策調控的基本對象----銀行貸款投放貨幣的情況看,貸款投放形成的資金屬于債務資金,一般有規定的貸款期限,到期要還本付息,貸款利息就是貸款資金的價格或成本.因此,貸款投放更像是資金的買賣行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實際投放多少,取決于買賣雙方的意愿和銀行信貸資金的規模,而并非是無條件的.其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和貸款條件來增加貸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對貸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在一個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識和約束的社會更是如此;而不計成本、不顧風險地濫放貸款也是不符合銀行經營原則和監管要求的,是要嚴格控制的.銀行貸款的增長從根本上講,決定于借款人對未來收入或投資回報的預期和信心.在面臨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貨緊縮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來刺激貨幣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會貸款需求旺盛,流通貨幣量增大,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情況下,銀行作為貨幣供應者,在控制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卻會遠遠大于其在擴大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僅在不同情況下對調節貨幣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的影響不同,而且銀行貸款與財政投資的性質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二者的本質特征和根本區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而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我國曾實行過“撥改貸”,將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撥款(投資)改為統一由銀行貸款解決,這盡管為解決一定時期的特殊問題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卻帶來了新的影響深遠的問題:企業資本金嚴重缺乏,財務負擔沉重;將由財政解決的撥款改為銀行貸款解決,使銀行失去了貸款控制的標準和自主性,銀行成為財政和計委的出納;銀行貸款代替撥款,使企業獲得貸款不還的理由(投資是不存在歸還問題的),因而造成對國有銀行嚴重的貸款不還的企業誠信問題.
確定了貨幣增長的調節方向和目標后,就要相應調整和協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確保貨幣增長調控目標的實現.
總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調節重點和手段,有著不同的調節影響和作用范圍,又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必須正確認識和準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二者應有的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