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20-06-24 16:50
你好,實際數據上看,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已經明顯的顯現出來了。1-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07.0億元,同比下降38.3%。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4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37個行業減少。1-2月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1.2%,而2019年同期是同比增長7%。其中,國內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同比下降19%、10%和6.9%。所以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為緩解疫情爆發初期醫療物資相對緊張問題,我國除了出臺鼓勵公益性捐贈的相關稅收政策之外,還通過全額退還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免征運輸物資相關企業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方式,加強物資供應。同時,為了擴大產能,還允許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購置設備在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此外,我國還通過免征防疫人員的臨時性工作補貼和獎金的個人所得稅的方式支持防護救治。而當前在疫情逐漸穩定,逐步推進復工復產時,我國采用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更多地用于緩解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包括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減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和企業社會保險繳費以及恢復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等。
考慮到政策調整具有一定的滯后效應,現有的財政數據雖然難以說明應對疫情所采取稅收減免政策的實際影響,但是短期內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卻是十分必要的。不過,增值稅收入的減少雖然可以明顯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恢復生產活力,但作為我國當前最大的稅種,增值稅制約著整體稅收收入的規模,而稅收收入的減少可能由于政府赤字的限制,導致政府財政支出規模減少,進而不利于疫情后經濟社會的恢復和發展。因此,在我國連續三年對增值稅稅率進行簡并和下調、增值稅收入規模已經大幅減少的前提下,需要分析增值稅是否還有進一步減稅空間,既能緩解企業經營的資金壓力,又能有利于經濟的快速恢復。
另外,2019年我國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25.1%,但2020年1-2月我國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4.8%。這一方面可以說明占較大比例的工資性收入所得并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大幅減少,有利于社會的穩定。但另一方面個稅收入的大幅增長意味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減少,這就不能更好地促進居民消費。而居民需求的下降,會降低企業恢復生產的積極性,從而使得一部分促進復工復產的政策效應大打折扣。因此,考慮到疫情影響,是否可以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來促進生產和消費需要進一步分析。
通過以上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兩方面的分析,我們采用動態遞推CGE模型對兩類減稅政策的影響進行了模擬測算。其中,由于無法獲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各自的投入產出數據,假定經濟系統中均為一般納稅人,并且通過在現行三檔稅率的基礎上分別下調1%,組合得到7種增值稅稅率方案,而個人所得稅則按照2019年下降25.1%的比例進行相應稅率調整。





高挑的菠蘿 追問
2020-06-24 16:51
高挑的菠蘿 追問
2020-06-24 16:52
樸老師 解答
2020-06-24 17:01
高挑的菠蘿 追問
2020-06-24 17:01
樸老師 解答
2020-06-24 17:07
高挑的菠蘿 追問
2020-06-24 17:07
高挑的菠蘿 追問
2020-06-24 17:08
樸老師 解答
2020-06-2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