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孺子牛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稅務師
相關問題討論

分類為權益工具,發行時,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權益工具,行權時 其他權益工具才會轉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020-06-12 22:11:51

可以不算什么意思,是可以不寫這一筆把
2020-02-05 12:07:16

在權益法下,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的計算公式為:資本公積 = 發行價 - 面值 × 發行份額。
對于一般企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而言,在企業創立時,出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即為其注冊資本,應全部計入“實收資本”科目,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此時不會出現資本溢價。 而當企業重組并有新投資者加入時,為了維護原有投資者的權益,新加入的投資者的出資額就不一定全部都能作為實收資本處理。 其原因主要有:
1.補償原投資者資本的風險價值以及其在企業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中享有的權益。 相同數量的投資,由于出資時間不同,其企業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此而帶給投資者的權利也不同,往往前者大于后者。 所以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有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
2.補償企業未確認的自創商譽 一個企業從創立、籌建、生產營運,到開拓市場,構造企業的管理體系等,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企業的商譽,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富。 但是在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下,出于會計計量上的不確定性和會計穩健原則等的考慮,企業不能夠確認自創的商譽。 因此,在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中,并沒有體現因自創商譽而使企業所有者財富增加的部分。 然而如果新投資者加入企業,將毫無疑問地會分享到自創商譽的益處,那么新投資者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投入資本,以補償原投資者在自創商譽收益權方面的損失。
3.其他原因 在企業重組活動中,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新投資者為了獲得對企業的控制權,為了獲得行業準入、為了得到政策扶持或者所得稅優惠等原因,也會導致其投入資本高于其在實收資本中按投資比例所享有的份額,從而產生資本公積。
2023-11-06 15:30:52

學員你好,請補充下資料,看著是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減少80,投資方根據比例計算減少自己的長投和資本公積
2022-07-31 13:13:16

你好,因為合并抵消的是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科目,圖中背景,子公司沒有資本公積,不用抵消的
2021-06-16 22:34:56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