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金融商品(股票買賣)轉讓,按買賣差價差額計稅;個人金融商品轉讓免稅;非保本收益不征增值稅的是指哪些?股權轉讓是吧?是的話,除了股權轉讓還有什么屬于非保本收益不征增值稅的?
紅葉
于2020-05-26 23:42 發布 ??3840次瀏覽
- 送心意
萱萱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20-05-27 00:12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企業轉讓上市公司的股權才需要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相應增值稅。
相關問題討論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企業轉讓上市公司的股權才需要按照金融商品轉讓繳納相應增值稅。
2020-05-27 00:12:14

你好,同學,計算過程為
2022-03-21 20:49:25

你好,同學
經濟法也是差額計稅的
2021-02-16 16:50:11

您好,計算過程如下
(1060-901-63.6)/10.6*0.06=5.4
2022-06-01 09:05:23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金融商品的取得應納稅額只計入買賣的差價,即2021年3月轉讓金融商品取得的買賣負差價159,應交增值稅。
具體可以按照以下計稅步驟:首先,計算金融商品的可行銷金額,即負差價(159)扣除取得成本(比如當時成本),得出金融商品的可行銷金額;其次,根據《企業所得稅法》,金融商品可行銷金額應稅額即為金融商品取得應納稅額;再次,應稅額經按照增值稅稅率(按照當地相關規定)算出增值稅的應納稅額,即為金融商品取得的最終增值稅。
拓展知識:金融商品的增值稅是一種由應稅人自行承擔的責任稅,是國家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將金融商品取得應納稅額正確申報匯總繳納,才能實現稅收合規,避免稅務風險。
2023-03-20 16:54:00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