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對應納稅所得額的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
答: 你好,同學 你這里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納稅所得額+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25%算企業所得稅嗎
答: 你好同學,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希望幫到您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是不是只有算所得稅額時才加上遞延所得稅,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用加上遞延所得稅
答: 你好,所得稅額=調整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率,兩年都要考慮遞延的情況,只不過應納稅所得額用的是沒有乘以稅率的,而稅額用的是乘稅率后的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所得稅費用=當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它們之間怎樣的關系呢
本期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方發生額 - 借方發生額)/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發生額 - 借方發生額)/稅率上面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只和“所得所費用”有關,對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