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司小規模納稅人,銷售給個人商品,一般金額是3 問
銷售給個人商品,不用繳印花稅 答
老師,那印花稅不滿1元,是免交的,但是我憑證做了計提 問
你好,是的,你如果計提了就轉入營業外收入稅收減免。 答
老師 你好 我們有個公司經營范圍沒有道路貨物運 問
你好,你的營業范圍內沒有的話就不能開 開了,也是違規的。 答
老師,制造業“暫估成本”是估“產品成本”嗎? 問
你好,是的。就是這樣理解。 答
甲公司一般納稅人2月份收到乙公司開具來的一張增 問
同學,你好 借:費用 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 負數 貸:應付賬款 負數 借: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 貸:應付賬款 答

我想做財務報表分析,用來企業貸款應該怎么做分析啊?
答: 你好; 這個學堂有報表分析課程的。 針對負債表 和利潤表的每個項目都有分析的講解的。 你去看看
老師;做銀行貸款的財務報表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答: 一、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的余額不能變。必須保持與實際期間的數據一致。 二、期間的會計利潤是需要正數,需要具備貸款的償還能力。 三、資產負債率一般是保持在50%以下。不能負債率過高。 四、資產總額達到銀行需要的規模。 五、速動比率高,企業容易變現。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做銀行貸款的財務報表要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
答: 你好 正規也是按企業賬上數據來做,主要是各項指標好點 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于100%(房地產企業可大于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于70%,最好低于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于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2B交易性金融資產%2B應收賬款%2B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于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于30%。現金比率=(現金%2B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于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于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于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于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2B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2B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于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2B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于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于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于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2B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2B資本化利息)


H.H 追問
2020-04-16 11:34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1:43
H.H 追問
2020-04-16 11:56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1:58
H.H 追問
2020-04-16 12:00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2:03
H.H 追問
2020-04-16 12:04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2:08
H.H 追問
2020-04-16 12:18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2:19
H.H 追問
2020-04-16 12:28
樸老師 解答
2020-04-16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