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問,我公司出口了一票貨,到國外,國外匯錢過 問
您好,必須要的是報關單,發票和銀行水單, 一般情況下,海運提單不是國外匯錢過來的必備資料。 答
老師,短期薪酬是指服務年度報告期間結束后12個月 問
你好,短期薪酬是指服務年度報告期間結束后12個月內支付的 答
對方公司給的銷售費用,公司要求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問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銷項 答
請問會計答怎么在桌面上弄快捷鍵啊 問
http://www.fcgkbx.com/您好,這個是官網的網站,可以問下客服,是他們負責這塊 答
你好 問下就是我們生產的是氣泡袋 紙箱 然 問
只要你們銷售是13%,進項就可以抵扣,不需要做啥 答

請問會計實務中,什么時候用毛利率法?什么時候用售價金額法?題目中怎么區分?
答: 你好,二者的區別請看圖片
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法的區別是什么
答: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總金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存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進、儲存、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城里人的差額通過“商品減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分攤的減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城里人-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請問計劃成本法 和毛利率和售價金額法一樣嗎?如果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了呢
答: 你好,計劃成本法 和毛利率和售價金額法是不一樣。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總金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風華-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進、儲存、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城里人的差額通過“商品減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分攤的減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城里人-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同時計劃成本法下存貨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果企業的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


無心的月光 追問
2020-03-11 21:05
鄒老師 解答
2020-03-11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