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办公室出轨上司hd院线,三十熟女,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送心意

老江老師

職稱,中級會計師

2019-06-14 10:30

你好
免稅:出口的銷售額,免征本環節增值稅
抵稅:出口的貨物可以退稅的,但你有內銷,內銷是要交稅的,要退你的,不退,先抵你的內銷
退稅:抵完了,還有,直接退你

墨墨 追問

2019-06-14 10:44

老師你有這方面的資料嗎,麻煩發我看看,以及相關的賬務處理

老江老師 解答

2019-06-14 11:30

免抵退稅的理解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對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征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交納的增值稅。即出口環節免征增值稅,退還生產環節交納的增值稅。

免、抵、退的計算方法最初是出于對付既有出口又有內銷的生產企業而制定的一種特殊的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后推廣到所有的生產性的企業。該方法的采用一方面緩解了對國家退稅的壓力,又應對了企業利用虛假會計核算來騙取出口退稅的問題。

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一)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二)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其中:

  1、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計算的離岸價為準。

  2、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從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三)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1、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題來詳細解釋計算過程及其含義。

(一)資料:

假設某企業外購原材料100萬(進項稅額17萬),其中40%部分用于生產內銷產品,60%部分用于生產出口產品。產品全部銷售,其中,內銷銷售額60萬,外銷銷售額(出口離岸價格)120萬。企業為生產出口貨物還外購免稅輔料40萬(無進項稅)。假設企業適用的退稅率為15%,上期無進項稅余額。

(二)解釋

(1)如果政府相信企業的財會信息資料,那么,按照實際情況計算的結果是:

內銷應納增值稅=60×17%-100×40%×17%=3.4萬

出口應退增值稅=100×60%×15%=9萬

征、退差額進企業成本:100×60%×(17%-15%)=1.2萬

(2)政府實際的想法及其對策

第一、由于企業財會信息虛假普遍,因而導致政府不相信企業的財會核算。

第二、為了防止多退稅,政府決定將所有進項稅額先用于抵頂內銷的銷項稅額。如果抵頂完了就不再退稅;如果抵頂不完,再來退稅。如此可以減少政府支付的退稅額。這就是所謂的“免、抵、退”。

第三、由于退稅率只有15%,所以,在抵頂內銷銷項稅額之前先要將征、退差額轉出。但由于政府不相信企業的財會核算資料,政府不可能根據出口貨物的實際成本來計算轉出稅額,因而缺少一個合理的計算轉出稅額的依據。對于政府來說,在上述所有的資料和信息中比較容易掌控和相信的只有出口的離岸價格。因此最后政府決定根據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作為計算進項稅額轉出的依據。但是,由于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中包含了免稅輔料的成本,所以要從離岸價格中減除免稅輔料的成本,這樣就得出了計算進項稅額轉出(即“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120-40)×(17%-15%)=1.6萬
  (也可以寫成: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20×(17%-15%)-40×(17%-15%)=1.6萬)

因此:內銷應納增值稅=60×17%-(17-1.6)=-5.2萬

第四、如果計算內銷應納增值稅時得出的結果是負數,意味著內銷不需要交納增值稅并且還有進項稅額未抵頂完(即“期末留抵稅額”),因而可以進行退稅。但問題是,并不是所有剩余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都退給你,政府還得看看這些進項稅額所代表的原材料你有沒有用于出口貨物的生產,只有用于生產的才會退給你,沒有用于生產出口貨物的當然就不退給你了,只能留待下期使用。

第五、在確定應該退多少稅給企業時,從道理上應該是根據出口貨物的生產成本來計算的,但是由于政府不相信企業的財會信息資料,因而同樣存在一個根據什么來確定應退稅額的問題。最后,政府也只能根據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來作為計算應退稅額的依據。但同樣由于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中包含了免稅輔料的成本,所以也要從離岸價格中減除免稅輔料的成本來計算應退稅額,這樣就得出了計算應退稅額(即教材上所稱的“免抵退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退稅額=(120-40)×15%=12萬

(也可以寫成: 免抵退稅額=120×15%-40×15%=12萬)

第六、如果計算出來的應退稅額大于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這時,企業實際得到的出口退稅額就只能是未抵頂完的進項稅了,因為該退的進項稅已經讓你抵頂內銷的銷項稅額了;如果計算出來的應退稅額是小于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那么,企業實際得到出口退稅就是計算出來的應退稅額了,因為剩余不退的進項稅意味著企業還沒有使用,當然就不會退給你了。

由于12>5.2,所以企業實際獲得的出口退稅額為5.2萬。之所以不退給你12萬,是因為有些進項稅額已經在計算內銷應納增值稅時已給抵頂了。

第七、從上面那個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按照實際情況計算,企業交稅3.4萬,退稅9萬,實際上退5.6萬;而按照“免、抵、退”計算,企業內銷不交稅,出口退5.2萬,實際獲得的出口退稅比前者少0.4萬。大家可以發現這個少的0.4萬正好是“免、抵、退”辦法下轉出的進項稅額1.6萬與按照實際情況計算下征、退差額1.2萬的差額,這意味著企業在“免、抵、退”辦法下多轉出了0.4萬進項稅額,也就等于政府就少退了0.4萬的增值稅。

另外,還有一個所謂“免抵稅額”,這實際上是一個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概念,它只有“免、抵、退”計算辦法下才存在的一個概念。它的意思是指由于理論上應退的稅(即免抵退稅額)是根據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計算出來的,但退只退了其中一部分,而沒有退的那一部分就是出口免征的稅和已經抵頂內銷的那塊進項稅,即免抵稅額。所以,它才會等于“免抵退稅額”減去已經退給你的稅。

墨墨 追問

2019-06-14 11:58

好的,我來看看

老江老師 解答

2019-06-14 12:09

這是最通俗的理解,你可以先看一下

墨墨 追問

2019-06-14 12:10

這里還涉及進料加工是嗎?

老江老師 解答

2019-06-14 12:53

是的,這種業務還比較常見

上傳圖片 ?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 免稅:出口的銷售額,免征本環節增值稅 抵稅:出口的貨物可以退稅的,但你有內銷,內銷是要交稅的,要退你的,不退,先抵你的內銷 退稅:抵完了,還有,直接退你
2019-06-14 10:30:30
無論多少類都是一樣操作的,,一樣在退稅系統按步驟來的
2017-07-12 08:39:56
①免抵退稅預申報 生產企業每月出口后須根據出口報關單逐筆在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錄入出口明細數據,按照如下步驟操作: 第一步:進入“向導→申報系統操作向導→退稅向導→二免抵退稅明細采集-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逐筆錄入出口明細申報數據; 第二步:進入“四免抵退稅預申報→數據一致性檢查”; 第三步:進入“四免抵退稅預申報→生成明細申報數據”; 注意:如果屬于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51號公告規定的“申報退(免)稅須提供出口貨物收匯憑證的五類出口企業”,每月還需進行“出口貨物收匯申報錄入(已認定)”。 生產企業持生成的電子數據去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免抵退稅預申報,經預審反饋,可以將出口報關單電子信息齊全及邏輯審核無誤的資料進行免抵退稅正式申報。 ②免抵退稅正式申報 生產企業每月初去主管稅務機關預申報后,將主管稅務機關反饋的電子數據在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進行“五預審核反饋疑點調整→稅務機關反饋信息讀入→預審疑點反饋情況查詢”后,如果有缺少電子信息或者錄入出口明細錯誤的情況,可進行“五預審核反饋疑點調整→撤銷已申報數據”,只將出口單證及電子信息齊全的出口明細數據進行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然后按照下列步驟進行操作: 第一步:將出口明細數據進行修改,進入“退稅向導→二免抵退稅明細采集-出口貨物明細申報錄入”; 第二步:進入“六生成明細申報數據→數據一致性檢查→生成明細申報數據; 第三步:進入“八納稅申報表數據采集→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錄入”; 第四步:進入“九免抵退匯總數據采集→免抵退申報匯總表錄入”,點擊“增加”按鈕,點任意鍵,自動生成免抵退申報匯總表,點擊“保存”; 第五步:進入“九免抵退匯總數據采集→免稅退匯總表附表錄入”,點擊索引窗口; 第六步:進入“九免抵退匯總數據采集→免抵退稅申報資料錄入”,點擊“增加”按鈕,在空白處點擊一下,自動生成免抵退稅申報資料情況表, 點擊“保存”; 第七步:進入“十免抵退稅正式申報→數據一致性檢查→打印申報報表; 第八步:進入“十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生成匯總申報數據。 生產企業在打印出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后,每月初先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將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上的第25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填報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第18欄“免抵退稅辦法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除按納稅申報的規定提供有關資料外,還應提供下列資料: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上期《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然后生產企業持免抵退稅正式申報電子數據、《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及其附表、《免抵退稅申報資料情況表》、《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明細表》、出口貨物退(免)稅正式申報電子數據及下列原始憑證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免抵退稅正式申報。   A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以下未作特別說明的均為此聯)(保稅區內的出口企業可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保稅區出境貨物備案清單,簡稱出境貨物備案清單);   B出口發票;   C委托出口的貨物,還應提供受托方主管稅務機關簽發的代理出口貨物證明,以及代理出口協議復印件;   D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E生產企業出口的視同自產貨物以及列名生產企業出口的非自產貨物,屬于消費稅應稅消費品的,還應提供下列資料:《生產企業出口非自產貨物消費稅退稅申報表》、消費稅專用繳款書或分割單,海關進口消費稅專用繳款書、委托加工收回應稅消費品的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原件或復印件。 ③生產企業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賬務處理 A生產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原材料,海關予以代征了增值稅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口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然后根據生產完工程度,根據會計制度規定,結轉至庫存商品科目。 B出口時的會計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61號規定,免抵退稅申報是單證信息齊全了后才進行,所以企業在出口時信息一般不齊,因為還未進行免抵退稅申報,不用考慮免抵退稅的影響,企業只需對出口業務是否應確認收入進行處理,一般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成本,因為此時不用考慮免抵退稅的影響,所以也無須將不得免征與抵扣稅額轉入營業成本,會計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C單證信息齊全時的會計處理 生產企業當月根據單證信息收齊出口額乘以增值稅征退稅之差計算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賬務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實務中,企業可以不管具體的業務,只需將當月《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第25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轉出即可。 D免抵退稅正式申報后次月的會計處理 a在進行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的次月,企業應按照主管稅務部門審核確認的上期《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第36欄“當期應退稅額”確認應退稅額,賬務處理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b在進行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的次月,企業應按照主管稅務部門審核確認的上期《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第37欄“當期免抵稅額”作賬: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因為上述會計處理不會影響應交增值稅的核算,但是其作為稅務機關免抵調庫的依據,而且企業應就免抵稅額繳納城建稅等附加稅,建議企業為了明細反映免抵稅額,進行上述會計處理。 待企業收到了出口退稅款時,再沖減“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2)進入企業出口退稅申報系統,點擊“系統維護-代碼維護-一鍵升級商品碼”,選擇下載的退稅率文件,點擊確定,選擇“是”更新,將所有代碼設為自用商品。注意:建議最新退稅率文件下載保存到根目錄下。
2019-05-05 22:13:00
你好同學,您的問題我來講解一下,同學。在我們的申報系統里就可以查出來,如果你查不到,請打12366。
2020-04-28 13:55:56
您好,者需要看您的經營范圍里面有沒有代理的經營范圍
2019-11-24 15:10:12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舉報
    取消
    確定
    請完成實名認證

    應網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表文章視頻等內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取消
    確定
    加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高邮市| 德阳市| 营口市| 怀化市| 潜江市| 手游| 平顶山市| 贵南县| 茌平县| 米泉市| 杨浦区| 密云县| 河西区| 象山县| 广宁县| 浏阳市| 塔城市| 军事| 阳山县| 前郭尔| 靖西县| 屏山县| 荔浦县| 吕梁市| 二手房| 鸡西市| 西贡区| 开阳县| 永昌县| 民乐县| 杂多县| 家居| 黄骅市| 桃园县| 沾化县| 赤峰市| 昌江| 南江县| 社旗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