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5050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怎么填寫
不愿再徘徊i
于2019-05-22 17:10 發布 ??1642次瀏覽
- 送心意
QQ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19-05-22 17:11
你好!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下的明細填寫就可以了。
相關問題討論

你好!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下的明細填寫就可以了。
2019-05-22 17:11:11

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一、工資薪金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借方發生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2.第2行“股權激勵”:適用于執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26號)的納稅人填報,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填報納稅人根據本年實際行權時股權的公允價格與激勵對象實際行權支付價格的差額和數量計算確定的金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行權時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2列金額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3.第3行“二、職工福利費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福利費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福利費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4.第4行“三、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填報第5行金額或者第5+6行金額。
5.第5行“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適用于按照稅收規定職工教育經費按比例稅前扣除的納稅人填報,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金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教育經費實際發生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4列“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扣除額”: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準予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余額。
(5)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不包括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2+4列的孰小值填報。
(6)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7)第7列“累計結轉以后年度扣除額”:填報第2+4-5列金額。
6.第6行“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適用于按照稅收規定職工培訓費用允許全額稅前扣除的納稅人填報,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的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職工教育經費本年實際發生額中可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金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100%)。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2列金額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7.第7行“四、工會經費支出”:填報納稅人本年度撥繳工會經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工會經費支出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工會經費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8.第8行“五、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填報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按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計算的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的金額、第1列及第2列孰小值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9.第9行“六、住房公積金”:填報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住房公積金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住房公積金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住房公積金金額,按納稅人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計算的住房公積金金額、第1列及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4)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10.第10行“七、補充養老保險”:填報納稅人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補充養老保險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補充養老保險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補充養老保險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11.第11行“八、補充醫療保險”:填報納稅人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醫療保險費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具體如下:
(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補充醫療保險金額。
(2)第2列“實際發生額”:分析填報納稅人“應付職工薪酬”會計科目下的補充醫療保險本年實際發生額。
(3)第3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收規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補充醫療保險的金額,按第1行第5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稅收規定扣除率與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報。
(5)第6列“納稅調整金額”:填報第1-5列金額。
12.第12行“九、其他”:填報其他職工薪酬的金額及其會計核算、納稅調整等金額。
13.第13行“合計”:填報第1+3+4+7+8+9+10+11+12行金額。
二、表內、表間關系
(一)表內關系
1.第4行=第5行或第5+6行。
2.第13行=第1+3+4+7+8+9+10+11+12行。
3.第6列=第1-5列。
4.第7列=第2+4-5列。
(二)表間關系
1.第13行第1列=表A105000第14行第1列。
2.第13行第5列=表A105000第14行第2列。
3.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表A105000第14行第3列;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的絕對值=表A105000第14行第4列。
政策依據——
1、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54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的公告
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7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
2019-04-23 15:41:29

這個就是填寫公司的職工薪酬、以及稅務個稅的數據,以及按照應發數據賬載數據、稅務列支的數據填寫,再看是否有調增
2018-04-26 10:30:44

賬載金額,就是你這個做二級科目工資這個,稅收金額和實際發生額是你2019年計提,2019年全年累計發出的,還包括2019年計提2020年5.31號之前支付的一般就是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方
2020-05-18 10:47:26

你好,具體哪一項不會填寫?
2023-04-25 15:41:53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不愿再徘徊i 追問
2019-05-22 17:19
QQ老師 解答
2019-05-22 17:19
不愿再徘徊i 追問
2019-05-22 17:23
QQ老師 解答
2019-05-22 17:24
不愿再徘徊i 追問
2019-05-22 17:25
QQ老師 解答
2019-05-22 17:31
QQ老師 解答
2019-05-22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