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忍錯報和重要性水平是相反的吧?就是可容忍錯報越小,意味著重要性水平越高?
??Take care
于2019-05-06 20:07 發布 ??5778次瀏覽
- 送心意
丁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19-05-06 20:39
可容忍錯報是審計抽樣中引出的概念,是在評價總體的可接受性時使用的,是指注冊會計師實際可以容忍的錯報的最大數。
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審計計劃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具體的審計程序執行過程中應用的一個水平。
一般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要小于原確定的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錯報小于或等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可容忍錯報<(或=)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原確定的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
目的是為了保持合理的職業謹慎,多收集審計證據,更好的降低審計風險。
相關問題討論

可容忍錯報是審計抽樣中引出的概念,是在評價總體的可接受性時使用的,是指注冊會計師實際可以容忍的錯報的最大數。
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審計計劃時確定的重要性水平。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具體的審計程序執行過程中應用的一個水平。
一般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要小于原確定的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錯報小于或等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
可容忍錯報<(或=)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原確定的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
目的是為了保持合理的職業謹慎,多收集審計證據,更好的降低審計風險。
2019-05-06 20:39:24

你好,1、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卨。這里所說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額的大小。比如,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在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時,必須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冊會計師從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角度進行判斷的結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則意味著低于4000元的錯報不會影響到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此時注冊會計師需要通過執行有關審計程序合理保證能發現高于4000元的錯報。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則金額在2000元以上的錯報就會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此時注冊會計師需要通過執行有關審計程序合理保證能發現金額在2000元以上的錯報。
顯然,重要性水平為2000元時審計不出這樣的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即審計風險,要比重要性水平為4000元時的審計風險髙。審計風險越高,越要求注冊會計師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審計證椐,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審計證據之間也是反向變動關系。
值得注意的造,注冊會計師不能通過不合理地人為調高重要性水平來降低審計風險。因為重要性是依據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斷標準確定的,而不是由主觀期望的審計風險水平決定。
由于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存在上述反向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對注冊會計師將要執行的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2、可以結合審計風險模型進行分析,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這其中審計風險既定,如果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是高水平,則注冊會計師只能接受較低的檢查風險,那么注冊會計師應當制定較低的重要性水平,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執行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需要的審計證據越多。
2021-10-31 15:34:25

重大錯報風險越高,也就是說發生錯報的可能性越多。那么這個時候你的檢查風險就是越低的,他們是反向變動的。因為你的風險越高的話,你在實施檢查的時候,你肯定程序就會越多越謹慎。
2021-11-08 19:55:45

企業根據經驗確定整體重要性。
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實際執行的重要性越低,從而影響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會在審計過程中調低整體重要性。這是個循環的過程
2018-09-09 19:37:34

市場風險溢酬是附加在無風險收益率之上的,由于承擔了市場平均風險所要求獲得的補償,它反映了市場作為整體對風險的平均容忍程度,對風險的平均容忍程度越低、越厭惡風險,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市場風險溢酬就越大;反之,市場風險溢酬則越小
2020-04-21 13:02:22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