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請問23年的預付款,到了24年12月才收到發票,這 問
23年只做了預付,沒入成本費用? 答
個體工商戶還可以在其他地區的公司繳納社保嗎?會 問
個人可以在其他地區的公司繳納社保 答
老師好,請問在24年少提100元費用,在25年少提100元 問
您好,咱是要把100記入24年,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直接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也可以) 貸:其他應付款等 在24年年報和年度匯繳時考慮這個調整,也就是申報時用調整后的數據 答
老師請教下設備升級改造的稅率是多少 問
是購買配件等,用來改造吧 答
老師好,公司收到電話通知個別員工補繳個稅是什么 問
您好,是因為員工工資要做匯算清繳 答

請問一家公司只是注冊了,但是沒有開對公帳號,如果我掛在這公司上考中級的話會有什么問題嗎?
答: 考中級沒有任何影響的
老師,請問,中級報名的注冊好是什么
答: 你好 就是你報名成功后 就會提示你記住注冊號 后期你打印準考證是需要這個號碼去登錄的。 你報名信息表里面有 你打印么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的區別是什么呀?中級學的后履行抗辯權,注冊成了先履行抗辯權。
答: 考哪個按哪個來做題 一、先履行抗辯權跟后履行抗辯權 (一)概念不同 1、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利。 2、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在傳統民法上,有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后履行抗辯權之處。 (二)構成要件不同 1、后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2、先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適用條件不同 1、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3)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4)對方當事人應履行的義務是可能履行的。 2、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根據大多數大陸法系合同法的理論,先履行抗辯權適用條件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先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均只能發生于雙務合同。因此,單務合同以及不完全的雙務合同均不能產生先履行抗辯權。 (二) 先履行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異時履行是指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對一些買賣合同,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一般采用同時履行主義。而對于有些合同如租賃、承攬、保管、倉儲、委托、行紀、居間等則一般應采用異時履行主義。 (三)先履行方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 (四)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能力。按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②喪失商業信譽; 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 ④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⑤其他情形。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先履行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先履行抗辯權顧名思義就先履行,后履行抗辯權就后履行,兩者發生的時間不同,意味著責任履行的順序也是不一樣的。抗辯權對于大家來說,都是比較熟悉的,大家也需要按照規定行使抗辯,確保自己的權利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可以咨詢在線律師。


小草 追問
2019-02-28 21:12
吳少琴老師 解答
2019-02-28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