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售價金額法核算,平時商品售出按售價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月末算出差價率調整主營業務成本,那前期按售價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怎么處理?
張海燕
于2019-02-26 15:22 發布 ??2607次瀏覽
- 送心意
QQ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19-02-26 16:16
這只能先舉例說明了。見下例:
購入:假設售價4500元
借:庫存商品4500
借: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92.82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4080
商品進銷差價 1012.82
售價金額核算法是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被商品零售企業廣泛采用的存貨核算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進行處理的,平時商品的進、銷、存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期末通過計算進銷差價率的辦法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銷售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若某商店某月份的期初存貨成本100000元,售價總額125000元;本期購貨成本450000元,售價總額為675000元;本期銷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對本期購銷業務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假定不考慮增值稅):
1.購入:
借:庫存商品675000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450000
商品進銷差價225000
2.銷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64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640000
3.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640000
貸:庫存商品640000
4.計算進銷差價率:
進銷差價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100%=31.25%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640000×31.25%=200000(元)
根據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沖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進銷差價20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200000
張海燕 追問
2019-02-26 16:46
QQ老師 解答
2019-02-26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