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玲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18-12-28 11:07
現在沒看到最新規定 你以你當地為準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貸:應交稅費-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殘保金:
借記“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
實際上交時,借: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貸:“銀行存款”科目。
相關問題討論

現在沒看到最新規定 你以你當地為準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貸:應交稅費-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殘保金:
借記“管理費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科目
實際上交時,借:其他應付款——應付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貸:“銀行存款”科目。
2018-12-28 11:07:38

你好 因為殘保金是地方征收 各地的標準交納會不一樣的。 所以你最好是去當地稅務局官網看下當地政策是怎么樣的。第六條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具體比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保障金。
第七條 用人單位將殘疾人錄用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的人員就業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用人單位跨地區招用殘疾人的,應當計入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第八條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以公式計算結果為準,可以不是整數。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
2019-11-01 09:17:57

您好
2017年成立的公司2020年不要交殘保金
2019-09-29 10:27:18

你好,就是對未按規定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征收的一種費用
? 一、概述
???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單位和組織,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繳納用于殘疾人就業的政府性專項基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項用于:殘疾人職業培訓費用;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用于殘疾人就業的其它開支。
??? 二、征收對象
???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不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凡未安排殘疾人就業或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單位,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繳費人。
??? 各類企業、經濟組織應繳納的保障金,由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委托同級地方稅務部門代收。
??? 三、征收標準
??? 單位繳納保障金以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為標準,每少安排一名殘疾人按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的100%繳納。按規定比例達不到一人的單位,按實際差額人數繳納。用人單位安排一名盲人或者一級肢體殘疾人就業的按2人計算。
??? 應繳費額=(上年度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上年度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數)×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
??? 四、繳費期限
???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年征收,一次性繳納,每年7月至9月地稅機關依據同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及金額代征上一年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2016-09-13 14:25:55

這個不一定,看你當地規定
2019-05-08 11:10:22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李欣宇 追問
2018-12-28 11:10
李欣宇 追問
2018-12-28 11:11
玲老師 解答
2018-12-28 11:16
李欣宇 追問
2018-12-28 11:17
李欣宇 追問
2018-12-28 11:17
玲老師 解答
2018-12-2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