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于2018-11-07 15:48 發布 ??2430次瀏覽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18-11-08 11:38
申報出口退稅就可以了
樸老師 解答
2018-11-08 11:40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則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 (2)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相關會計處理為: 根據“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料包括從國內購進免稅原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4)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1、若應納稅額為零或正數時,即:沒有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為零;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全部作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若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有留抵稅額時,則可以免抵退稅額為限享受退稅: (1)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根據稅務局“免抵退審批通知單”)為: 借:應收補貼款 -出口退稅 (與通知單上所載“應退稅額”一致)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與通知單上所載“免抵稅額”一致)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與通知單上所載“免抵退稅額”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可全部退稅,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0。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補貼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應收補貼款”所對應的金額,才是真正的退稅,根據“當期應退稅額”的計算過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進項稅額。 應收補貼款科目在會計上屬于過渡科目,不應結轉利潤,待補貼款到賬后,該科目余額自然歸零。
微信里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單位是生產企業出口業務,從國內購買的設備出口給國外的客戶,國內開具的專票進賬稅額我們怎么處理?是直接抵扣還是可以申報出口退稅?
答: 申報出口退稅就可以了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周期是多少,當月有出口又有內銷的話,當月做賬,當月申報怎么樣?
答: 您好,是可以的,在申報期內,您單證齊全就可以申報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導入出口備份數據時 出現:1系統與數據庫文件不匹配 2所選文件不為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備份文件 時怎么回事啊
答: 你導錯備份文件了。。。。。。。。。。
導入出口備份數據時 顯示\"所選文件不為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申報備份文件 請檢查 ”這是怎么回事?
討論
老師,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從哪里獲取全年信息反饋
外貿型企業(不是外綜服企業),有代理其他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資質嗎?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問題
老師,學堂有新一點的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課件嗎
樸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會計師
★ 4.98 解題: 454812 個
應網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表文章視頻等內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樸老師 解答
2018-11-08 11:40